文档详情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docx

发布:2021-07-16约1.7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第一节 编制说明 ................................................................................ 1 第二节 混凝土缺陷分类和程度划分 . ................................................. 1 第三节 出现混凝土缺陷的原因 ......................................................... 1 第四节 混凝土缺陷处理 . .................................................................... 2 第一节 编制说明 当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拆除模板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对缺陷做定性分析,确定其缺陷类别, 如查出混凝土表面上出现的麻面、蜂窝等缺陷,应立即按本方案进行修补。 第二节 混凝土缺陷分类和程度划分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程度按下表确定 第三节 出现混凝土缺陷的原因 3.1麻面:主要是模板润湿不够,不严密,振捣不足,或养护不好而造成。 3.2 露筋:主要是浇灌时垫块位移,保护层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模板润湿 不够,吸水过多而造成掉角露筋。 3.3蜂窝:主要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浆少石多),搅拌不匀,浇灌方法不当,振捣不足以及模板严重漏浆等原因而造成。 3.4孔洞: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漏振,混凝土内部有杂物,混凝土受冻等原因而产生。 3.5裂缝:有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和外力引起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水泥在凝固过程中,模板有局部沉陷,此外还有对混凝土养护不好,表面水分蒸发过快等。 3.6缝隙及夹层:主要原因是施工缝处理不当、杂物未清除干净而造成的。 3.7 缺棱掉角:主要原因有模板在浇筑前润湿不够,造成棱角处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水化不充分,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损坏。 3.8胀模:指砼表面的平整度超过了10mm 。主要原因是安装模板时螺杆扣得不紧。 3.9跑模:指砼接缝处台阶超过15mm ,,主要原因是模板无斜撑,或下部螺杆扣得不紧砼浇筑时振动棒碰在模板上移位所致。 第四节 混凝土缺陷处理 4.1对小面积的蜂窝、麻面的混凝土表面: 1、首先用钢丝刷或加压的水清洗充分湿润; 2、用1:2~1:2.5水泥砂浆抹面修整;水泥标号与砼的水泥一致,砂为中砂; 3、抹浆初凝后要加强养护。 4、养护期过后,用砂轮打磨平整。 5、用白水泥内掺普通水泥调水泥浆,用油漆刷刷纯浆盖面。 4.2露筋: 分为蜂窝处的露筋和非蜂窝处的露筋两种情况,分别对待处理。 蜂窝处的露筋处理: 1、将蜂窝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及突出的石子凿除; 2、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并洒水充分湿润; 3、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修补,并仔细振捣密实。 4、修补后加强养护。 5、养护期过后,用砂轮打磨平整。 6、如果经上述处理,表面还有露筋的,需用环氧树脂或用红色防锈漆涂刷两道,使外面不露出钢筋,防止锈蚀。 非蜂窝处的露筋处理:用环氧树脂或用红色防锈漆涂刷两道,使外面不露出钢筋,防止锈蚀。 4.3孔洞: 1、先将孔洞处疏松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剔除掉,孔洞顶部要凿成斜面 2、凿除后用水刷洗干净,并保持湿润72小时 3、72h 后,方可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分层捣实。 4、修补后加强养护 5、养护期过后,用砂轮打磨平整。 6、用白水泥内掺普通水泥调水泥浆,用油漆刷刷纯浆盖面。 4.4裂缝: 1、混凝土表面龟裂,属收缩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或使用,可将混凝土表面凿毛后直接抹灰或做面层。 2、无防水、防渗要求的墙体上出现小于0.2mm 的裂缝 ⑴、首先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 、宽为100~200mm 的V 型凹槽; ⑵、用钢丝刷刷净并洒水湿润; ⑶、先刷水泥净浆一度,然后用1:2.5的水泥砂浆分2~3层涂刮,总厚度控制在10~20mm 左右,并压实抹光。水泥标号同砼的水泥一致,砂为中砂。 ⑷、修补后加强养护。 ⑸、养护期过后,用砂轮打磨平整。 ⑹、用白水泥内掺普通水泥调水泥浆,用油漆刷刷纯浆盖面。 4.5墙体跑模、胀模: 1、首先凿除跑模、胀模部分的砼。 2、用与砼内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修整。 3、修补后加强养护。 4、养护期过后,用砂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