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郑州四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北校)Word版含答案.doc

发布:2017-08-25约7.57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郑州四中2009-2010学年下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试卷说明: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3页,第Ⅱ卷第4页。共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地震 B.火山 C.泥石流 D.洪涝 2.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和火山 B.暴雨和泥石流 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 3.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①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②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 ③1996年菲律宾坎拉翁火山爆发,造成4名登山队员失踪 ④1952年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一座新的火山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袭击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中央气象台8月5日17时发布的暴雨警报,淮河以及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有强降水。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回答4-6题。 4.依据上述材料和有关地理知识,与暴雨联系不紧密的地质灾害是( ) A.崩塌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5.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监测手段是( )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 6.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袭击沿海地区 B.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D.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回答7-9题。 地点 人口密度 (人/km2) 与震中的距离km 地震发生时间 (当地时间) 震级 死亡人数 X 200 5.8 上午10:25 7.4 8 Y 500 2.5 早上4:00 7.1 1820 7.从表中资料看,不能明确判断的是( )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 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 8.Y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6:30,Y地所采用的标准时是 A.东五区的区时 B.东六区的区时 C.世界时 D.以上都不是 9.Y地死亡人数比X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 ) A.人口密度大 B.距震中近 C.地震发生时间 D.Y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 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城市化进程,现在渗入地下和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据此回答10-11题。 10.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 )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 11.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12.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地发生了滑坡或泥石流,有可能与当地发生过的地震有关 B.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C.人类活动不会减轻火山、地震造成的损失 D.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度不断提高与人类活动无关 13.有关地质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寒潮、泥石流等 B.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多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C.各种地质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D.地质灾害是自然形成,人类无法防御 14.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成因相同 B.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的下滑现象 C.泥石泥即特大洪水爆发 D.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分布较广 1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