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经络理论重新认识脏腑在“解剖”上的表里属络关系.doc

发布:2017-05-04约2.7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经络理论重新认识脏腑在“解剖”上的表里属络关系 【摘要】 藏象学说中强调具有表里关系的脏与腑,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但经络理论则更多地说明脏与腑的表里关系其实存在“解剖”上的属络关系,其中经别、络脉理论起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经络理论;脏腑表里;属络关系 许多事物的表里内外之间存在着相应确定性关系,这些关系提示,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件都与周围事物发生一定联系。当人们不能直接认识某一事物时,可以通过研究与之有关的事物,间接地把握这一事物。人体内部的联系与机理必然有着相应的关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表里关系属于这种情况。    1 藏象学说中的脏腑表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四物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说明四时的寒热变化与人体内部相互为应,都有表里相合的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藏象学说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作用,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密切联系,同时还与体表器官具有相应的所属联系。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到一定的体现外,主要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为用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的关系。脏属于阴,而腑属于阳,脏为里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五对脏腑表里关系,体现了以五脏为核心,配合六腑,主管五体,开窍五官,相互联系,表里相输,形成了人的生命整体现象。例如肺与大肠的表里属络。肺主肃降,使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使大肠传导排泄粪便的功能正常。大肠腑气通畅,则有利于肺气的肃降,保持呼吸平稳。若肺肃降功能失常,气机不利,津液不能下达,则大肠失其滋润,传导失职,从而出现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等病症。反之,如大肠功能失常,传导不利,则会影响到肺的肃降功能,使肺气不降,甚或上逆,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等。 从以上肺与大肠的关系看出,藏象学说中脏与腑的表里关系主要体现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尽管在现用的《中医基础理论》各类教材中均认为,有属络关系的脏腑表里关系,一是通过经络属络,二是生理联系,三是病理影响。如肺与大肠的关系,通过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构成表里关系,其他脏腑关系也有相似的经络联系。但在具体描述脏腑表里关系时,并没有用充分的经络理论来说明或强调。    2 经络理论的理论地位 经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与其脏腑肢节、精气血液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理论。《灵枢·经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扁鹊心书》亦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通过先人的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深化,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与中医学其他基础理论互相影响、互为补充而逐渐 发展 起来,形成完整的脏腑经络系统。其形成与发展,与针灸、推拿疗法的应用有着密切关系,当今经络理论也是广泛运用在针灸、推拿、按摩、气功上。 然而经络理论所讨论或指导的不仅仅是在针灸推拿等学科,中医临床治病明辨病变的脏腑经络,把握疾病的传变,以及中药方剂的归经理论等,都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由于在阐述脏腑关系、气血精液、病因病机和补泻等理论时,往往依赖于经络理论的诠释,因此经络理论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认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基础,所以它一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经络理论中占主要内容的经络系统也不仅仅是经脉(主要是十二经脉)循行与脏腑属络,更有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八脉等理论,这些经络理论除了指导针灸推拿临床,在阐述脏腑关系、疾病的发生 发展 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经络理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   3 经络系统中的脏腑表里 经络系统是经络理论中的主体,主要由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组成,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脉中的六阴经和六阳经在体内循行部分或属脏络腑、或属腑络脏,构成了表里脏腑的相互属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在表里脏腑联络上也起着关键作用。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入、出、合”来概括,其中“入”主要是入体腔去联系表里脏腑,如足太阳经别“属膀胱、之肾”,足少阴经别“属膀胱、至肾”。因此,经络理论认为,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主内”,沟通表里两经、加强经脉与脏腑的联系等,因而认为是加强了表里两经的内在联系,可以说对经脉的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