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设计常见错误及修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及修正 1、部分调查者将于问卷设计与测验编制常混为一谈。 例:下列哪一句成语,不是用来形容美女的特征? (1)倾国倾城 (2)东施效颦 (3)明眸皓齿 (4)闭月羞花 (1)、(3)、(4)是为诱导性答案 (2)为正确答案,此类型 在测验编制中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在问卷设计的规则中,是不能使用这类型诱导性答案。 2、调查名称未能明确。 例:“2015年度民意调查”这种调查名称太大,而常有些调查者虽只做一、二所学校的问卷调查,却将调查称为“大学生的态度研究”,这种作法是颇值得商确的。 3、遣词用句,有过于笼统的倾向。 不要使用文言文、倒装句、俚语、俗语、缩写尽可能的使用完全的句子。 避免使用全称性的字词(如:全部、经常、无人、从不…..等)亦及避免设计几乎为所有人所接受或拒绝的问题。 避免使用否定或双重否定的语句。例:”蒋经国是不是蒋介石的儿子?”若改写为”你认为蒋经国是不是蒋介石的儿子?”,似乎较为妥当。 少用复合句,且仅可能不超过二十个中文语词(但解释性语句例外)。 在可能的范围内,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而使用一般人的日常用语。 在设计问卷时应力求简单、清晰而直接,不宜将多个问题的解决,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亦即不可一题两问,(Double barreled questions)或多问。 例:“你认为百货公司所订的服装价格及服务态度为何?”此问法应将服装价格是否合理?与服务态度分开来问。 不要使用主观及情绪的字眼,不要使用令人不欢迎、令人困窘及涉及隐私的话语。 涉及时间的问题,应当具体而不应模糊。例:”在过去,您与您的同事相处的如何?”,应修正为”在过去半年里,您与您的同事相处的如何?” 4、问卷题目设计中,未能秉持客观及公正的原则,而常见使用引导性语句与倾向性的语句。 (1)问题设计中应避免使用引导性的语句。 所谓结构性的引导技巧是指再拟定题目以及编排题目时,故意设计一种很容易由前面题目影响作答的关系。 另有利用语句的技巧,来引导问题的答案。 例:如果明天举行投票选举,你会不会投给赞成你会不会投给赞成两岸立即统一的候选人? 前言式诱导 (2)问卷设计当中应小心有倾向性的语句。 利用有名人物的话语或看法,使人赞成某些意见的比率增加。例:如国父说:”天下为公你同意吗?” 利用描述现况或社会期望的引述,来影响受访者肯定或否定的支持比率答案。例:大多数的台湾人均赞成台湾进入联合国,你赞成吗? 使用具有吸引力的语句,来增进赞成或不赞 成的看法。例:你赞成政府”合理的”增加税收吗? 5、有关问卷设计中,内容方面备受争议的部分。 (1)问卷的内容如果问第二手资料时应小心。例:“你认为蒋经国先生是不是蒋中正的儿子?”此问题上带历史考证,并且大多数的人对此信息根本不了解。 (2)小心询问是假设性的问题。 例:请问贵部门的采购单位有没有贪污拿回扣? (3)询问因果性的解释性问题实应谨慎。例:台湾今天社会混乱的原因,是不是由于治安不好所造成的? (4)调查者希望受访者能够对于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6、问卷常见印刷编排的失误。 7、文献探讨应先于问卷设计前完成,并需注意设计问题的顺序及选项排序的影响。 例:请问在下列四位中国领导中,你觉得哪一位对中国的贡献最大? (1)毛泽东(2)邓小平(3)江泽民 (4)胡锦涛 (5)都有贡献(6)都没贡献(7)不知道/无意见(8)拒答 因四位领导排序未加轮换,故必然会对调查产生影响。 8、在问卷设计中,不需问些与主题内容无关系或难以回答的问题。 (1)排除与调查内容无关的问题。 (2)有些问题受访者根本或难以回答,原则上需予以小心处理。 .受访者可能本身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可能会产生臆测性的回答。 例:请您谈谈上电视,接受过访问的经验? 受访者可能有经验,但因时间太久而忘记。例:您于过去三年内,驾驶汽车曾被开过多少罚单? 受访者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 受访者不应该在收集信息后才回答问题。 9、题目的选项中,常未具备所谓周延性及互斥性。例:请问您赞不赞成两岸领导人坐下来和谈? (1)赞成 (2)不赞成(3)为什么不可以(4)很难说 (5)没意见(6)不知道(7)拒答 上述答案之间彼此都有所谓的交集合,由于项目太接近容易 使访员圈选错误! 10、未能考虑量化与问卷设计的关系。 例:你认为台湾社会存在最大问题是? (1)黑金政治 (2)生态环境(3)交通混乱(4)大陆军事威胁(5)其它 此题型为类别尺度的问题,故不能作量化尺度的分析。 11、未能小心处理敏感性问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