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探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探究摘 要:发展壮大大学生党员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主题。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逐步深化,办学方式、教育观念、管理体制、学校规模、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也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针对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075-02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李源潮同志强调:“要继续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班级活动、学生社团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中的积极作用。”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加强艺术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党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当今90后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不同于之前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如果一味地照搬一成不变的党建工作模式,是无法很好地开展工作的。所以,高等艺术院校的党建工作,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和了解“什么是党”,“党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积极要求入党”,“入党是为了什么”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党性修养;而且要了解现在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掌握其思想动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现今时代艺术院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思想上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思维更活跃、思想更积极,但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意识薄弱。他们不仅具备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共同点,而且延伸出了具有时代性的个性特点:
1.热情奔放,个性鲜明、突出了90后具有极强的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加强调个性发展,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着装上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出90后大学生的艺术鉴赏风格,他们与其他学科的大学生相比,外貌特征更加突出,更加喜欢自我表现。
2.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不强,除师范专业外,其他非师范专业的录取一般是按专业成绩排名录取,学生明显对文化课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并不是很高,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也比较吃力。
3.由于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参与的各类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多,所以,所受到其他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4.模糊的政治信仰,人文精神淡薄,不关心政治。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艺术院校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各种思潮的影响,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地扭曲。缺乏明确的政治信仰,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太关心时事政治,只关注专业学习、个人奋斗,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心态。这一点可以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看出。这些都加重了对学生入党培养教育的难度系数。
二、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1.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存在选拔、培养和发展脱节现象。一般来看,低年级学生入党积极性相对高,每年近有80%左右的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但由于党校培训班的规模和次数有限,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的力量薄弱,不能及时给予入党积极分子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学生积极性受到影响。
2.发展学生党员时间偏晚,导致党员发展不均衡。由于大多数高中学校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入党的先期教育,从而导致学生入党意识启蒙偏晚,进入高校后,学生才真正接触到入党教育,递交入党申请书。
现高校大学生中除极少数参军入伍退役归校学习的学生已是中共党员外,其余绝大部分学生都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才能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并经过一年的培养和教育,才能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经过一年考察期之后才能转为正式党员。因此,就出现了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的大学一年级几乎不发展,大学二年级个别发展,大学三、四年级成批发展的现象,致使高低年级大学生党员比例严重失调,在校本科生党员比例长期处于低水平。
3.入党前的教育和入党后的教育出现脱节,学生党性修养不够。目前,在学生支部中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在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参加党校培训、马列主义班、党章学习小组等等,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部分党员“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随之不再成为其追求标准,一些思想上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