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Ⅱ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地域的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
D.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
2、加拿大海岸线绵长,海湾众多,周围物产丰富,距离其他大洲较远。这说明其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是因为(??)
A.自然资源丰富
B.地域的开放程度
C.科技发展水平
D.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
3、【题目】某一地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确定的数值,不受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B.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定地区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
C.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一定资源条件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D.人口合理容量可以通过简单的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得出
4、【题目】在下列因素中,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最为直接、关键的因素是()
A.资源丰富程度
B.技术发展水平
C.文化教育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
5、根据人口合理容量理论,以下哪个因素对人口合理容量影响最大?
A.资源丰富程度
B.科技发展水平
C.环境承载能力
D.人口素质
6、以下哪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较大?
A.气候适宜,资源丰富,但地形复杂
B.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地形平坦
C.气候不适宜,资源匮乏,地形平坦
D.气候适宜,资源匮乏,地形平坦
7、某地区的人口总数为50万,该地区的土地面积为1000平方千米。如果按照每平方千米不超过500人的标准来计算人口合理容量,则该地区目前的人口密度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是?
A.超过了人口合理容量
B.恰好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C.尚未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D.无法确定
8、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理解,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B.人口合理容量会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人口合理容量仅取决于自然环境条件,不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D.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来实现
9、假设一个地区的耕地面积为500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达到0.2平方公里时,该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大约是多少?
A.2.5万人
B.5万人
C.10万人
D.25万人10、以下哪个因素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最小?
A.资源丰富程度
B.技术水平
C.环境容量
D.人口素质
11、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是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B.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或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C.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某个地区能够承载的最多人口数量,没有环境限制。
D.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变化。
12、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措施()。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C.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D.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3、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中,以下哪项不是主要因素?
A.资源丰富程度
B.科技发展水平
C.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4、关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承载力的关系,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人口合理容量高,人口承载力一定高
B.人口承载力高,人口合理容量一定高
C.两个方面通常高度一致
D.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承载力无关
15、【题目】
我国某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约为500万人,如果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1.5%,则该地区在10年后的人口数量约为()
A.625万人
B.735万人
C.525万人
D.675万人
16、【题目】
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受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B.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动态的、可变的数值
C.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增长速度无关
D.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题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合理的人口容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某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近年来,该市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力求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题目要求:
1.分析影响该市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
2.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该市为了实现人口合理容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第二题
假设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