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爱的表达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课 爱的表达式
——制作Flash形状补间动画
执教者:中心小学 曾祥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制作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2)学会制作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3)初步掌握“文本”工具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模仿制作动画公益广告Family中字母F的变形,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能触类旁通制作其他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2)通过进一步将字母F变化为对父亲说的一句感恩话,学习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掌握文字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加深对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了解,特别是对象的分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仿制作公益广告Family片断,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爱护家人,尊敬长者的情感。
(2)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新事物、不断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二、教材分析
1.设计思想
本课从赏析央视动画公益广告Family入手,通过分析片断、剖析源文件,引导学生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的探究过程中掌握Flash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本课在设计时,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在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动画公益广告Family,围绕“爱”进行图形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然后让图形变化为“爱的文字”,制作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最后在现有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进行创作完善,或通过自创自编,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2.学习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通过模仿制作公益广告Family中的片断,学习图形和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学会分离对象的方法,掌握“文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和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
难点:形状补间动画原理的理解,触类旁通制作其他动画。
4.课时要求:1课时。
三、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Flash软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会用绘图工具进行绘图,并能创建与修改元件,了解元件、组合与图形的区别,会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了解Flash软件中各种帧的特点,会对帧进行简单操作,并能利用“选择”工具对图形进行变形。学生用Flash软件创作的欲望很强烈,很期望能制作出表达自己思想的动画。
四、教学理念
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主线,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集体合作学习的愉快;以教师讲解为辅,引领学生进行学习。
五、教学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电脑室,教师准备好的学习素材、视频、课件、导学案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课前准备 播放视频公益广告《感恩父母》等 观看视频,感受公益广告的动画效果、情感效果 调节气氛,为本课学习做准备 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师:近段时间,央视常播一个英文字母公益广告,感动了无数的人,大家知道是哪一个吗?
师: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再来赏析一下这个广告。
师播放动画公益广告Family
师: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述一下这个广告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师引导:这个广告主要讲了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表达了爸爸妈妈我爱你的一种情感。作者把英文字母幻化成大树、拐杖、雨伞等形象,F代表着Father父亲,M代表着Mother母亲,i代表着我,作者把这个广告称为“爱的表达式”。其实表达情感有很多种方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Flash形状补间动画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情感。(板书:爱的表达式—Flash形状补间动画)
学生根据实际回答
生赏析动画公益广告
生概述广告的内容
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互动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动画广告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同时,选择动画公益广告Family导入,除跟本课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外,还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爱护家人,尊敬长者的情感。 4分钟 探究新知
理解原理 师:想成为作者这样的动画大师,先要学会分析作品。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个片段,大家来看看,在这个片段里,字母F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它有什么含义?
师播放视频片段《F伸展》
师引导:F上面的一横代表着父亲的有力的臂膀,向前伸,表示为家人遮风挡雨,表达了父亲对家人的关爱。这个动画,在FLASH里如何实现呢?我们注意观察到,从形状1变化到形状2,
②
主要是形状发生的改变,在Flash里,我们正是用形状补间动画来实现这个变化。
师打开动画《字母F变形记》源文件。
引导学生分析:
1、动画中有几个关键帧?每个关键帧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