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余辉自发光材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4
PAGE 10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长余辉自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应用
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 08级物理一班
姓名: 原艳霞
指导教师: 何 云 职称: 讲 师
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30 日
长余辉自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应用
作者:原艳霞 指导教师:何云
(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摘要: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光致发光的发光过程,并简述了长余辉自发光材料的长余辉机理。同时描述了长余辉自发光材料在消防安全标志中的应用。
关键词:光致发光;发光中心;跃迁;长余辉,缺陷;陷阱
目 录
0 引言 ………………………………………………………………………………(1)
1 长余辉自发光材料的定义…………………………………………………………(1) 2 长余辉自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1)
2.1 光致发光过程 ………………………………………………………………(2)
2.1.1 光的吸收过程 …………………………………………………………(2)
2.1.2 能量传递 ………………………………………………………………(3)
2.1.3 光的发射过程 …………………………………………………………(3)
2.2 掺杂的长余辉自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3)
2.2.1 空穴转移模型 …………………………………………………………(3)
2.2.2 电子陷阱模型 …………………………………………………………(4)
2.2.3 热释光机理模型 ………………………………………………………(4)
3 长余辉自发光材料在消防安全标志中的应用……………………………………(5)
4 总结…………………………………………………………………………………(8)
参考文献………………………………………………………………………………(9)
目 录
0 引言 ………………………………………………………………………………(1)
1 长余辉自发光材料的定义…………………………………………………………(1) 2 长余辉自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1)
2.1 光致发光过程 ………………………………………………………………(2)
2.1.1 光的吸收过程 …………………………………………………………(2)
2.1.2 能量传递 ………………………………………………………………(3)
2.1.3 光的发射过程 …………………………………………………………(3)
2.2 掺杂的长余辉自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3)
2.2.1 空穴转移模型 …………………………………………………………(3)
2.2.2 电子陷阱模型 …………………………………………………………(4)
2.2.3 热释光机理模型 ………………………………………………………(4)
3 长余辉自发光材料在消防安全标志中的应用……………………………………(5)
4 总结…………………………………………………………………………………(8)
参考文献………………………………………
0引言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能源、材料和信息是21世纪的三大支柱。能源节约与新能源的开发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的共同需求,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都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如何实现材料的光——光转换,即蓄光,然后发光。人类对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的探索研究始于20世纪初由居里夫人发现的镭元素,镭有长余辉特性,但有很强的放射性,因此后来停止了使用,这时的自发光材料可以称之为第一代自发光材料。第二代自发光材料是传统的硫化物荧光材料,它具有弱光下吸光速度快、体色鲜艳、发光颜色多样等多种优点,但由于其对人体健康不利且化学稳定性差、易潮解、余辉亮度低、余辉时间短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其使用范围。90年代中期通过掺杂稀土离子开发出了性能有显著提高的新型长余辉自发光材料,这种材料无毒、无放射性、化学性能非常好,可称之为第三代自发光材料。它跟别的发光材料一样可以把从外界吸收的光能储存起来并自动释放能量而发出可见光,所不同的是它的蓄光——发光过程几乎可以无限重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