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红芳---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ppt

发布:2018-01-15约2.41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目标 1. 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①(山峰)山顶: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用▲表示 ④山脊:等高线向 处凸出 分水线 ⑤山谷:等高线向 处凸出 集水线,易发育河流 ⑥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鞍部是山脊线的最低处,山谷线的最高处 巩固练习 1.读图,正确的说法是 ( ) A.甲地位于山脊上 B.甲地位于山谷中 C.乙地位于山脊上 D.丙地位于山谷中 等高线数值判断 在一般型等高线上判断A地的数值 (1)概念: 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方向的直线(一般称剖面线),所画出来的垂直断面图,称为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的绘制 *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后旗一中 李红芳 丘陵 山地 盆地 高原 平原 五种基本的地形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1、学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重点) 2、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和基本特征。(重点) 3、根据等高线能认识不同的地形部位。(重点) 4、能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典型计算。 (重、难点) 2.相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一、高度的表示方法 (相对高度=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海平面 另一地点 1、甲的海拔 。 2、乙的海拔 。 3、甲乙的相对高度 。 1500米 500米 1000米 (绝对高度) 1、同线等 。 2、同图等 。 3、密 疏 。 等高线的特点 等高线是 相同各点连成的线。 海拔高度 距 缓 高 陡 等深线是 相同各点连成的线。 同一图上等深距不完全相等。 水域深度 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顶 山脊 鞍部 山谷 陡崖 盆地(洼地) 二、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部位的判读 ②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③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锯齿状 示坡线在等高线外侧 示坡线在等高线内侧 二、等高线地形图 (2)地形部位的判读: 低 高 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 1、A I G C B I 鞍部 山谷 山脊 陡崖 山峰/山顶 2、EF和CD两处,坡度较缓的是 ,易形成河流的是 。 河流流向为 。 CD EF 自西北向东南 B A 100< HA <200 300< HB <400 100< HA B<300 500≤ H顶 <600 200< H底 ≤ 300 200 ≤ H陡崖<400 A、B两点海拔及相对高度? 陡崖顶部、底部海拔及陡崖高度? a b b a 500 600 (1)P点海拔高度的范围 Q点海拔高度的范围 (2)判断P、Q所在地形 400 <P<500 600 <Q<700 P 洼地/盆地 Q 山丘 P Q A 2.读图,正确的说法是(  ) A.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省力 B.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 C.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 D.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远、最省力 D 3. 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4.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C D 游客被困在右图(图1—3)所示的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回答5--7题。 5.图中C处陡崖顶部最大高度可能为(   ) A.390米  B.490米  C.190米  D.90米 6.图中C处陡崖相对高度可能为(   ) A.390米  B.490米  C.190米  D.90米 7.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