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三角挂篮施工细则.doc

发布:2017-02-04约1.96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裢达沟大桥三角挂篮施工细则 一.挂篮主要受力件单件拉力试验 这项工作由乙方配合甲方在工地现场进行。目的是检验受力构件焊接的质量及理论计算的验证,更为重要的是确保挂篮使用中的安全。底锚铰结点及底锚杆必须全部张拉试验,不允遗漏,末试验者决不能使用。 具体内容如下表: 序号 构件名称 数量 试验拉力(KN) 压力表读数(Mpa) 备注 1 主吊带,销子 主吊带全部及销子 320 2 底锚结点及丝杆 2组/每篮 580 现场制作一张拉架,利用前桁片吊耳进行吊带试拉。底锚系统利用后托梁和张拉架试拉。 拉力到达压力表计算的读数时持载5分钟,用锤轻击构件主要联接点,到时后无裂纹,明显朔性变形及断裂为合格。 二、挂篮的拼装 考虑到高桥墩及现场起重设备的起吊能力,建议在0#段桥面拼装。0#段长度必须保证11.5M,以保证挂篮结构后结点的对接。0#段梁体悬出桥墩≥0.7M以保证挂篮底模的锚固.在0#段中心线两边偏130mm处各设两个竖向预应力筋(共4点)以保证1#段施工用后锚。在挂篮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后锚有一个锚点是直结穿过后结点锚固而不需用上锚梁(后结点上部无孔,可根据实际位置割孔)。 1.桥面组件的拼装 ①.滑轨的放置。在桥面竖向预应力筋位置横向排布枕木(枕木长500mm,低端高h=200mm,高端高h=320mm),枕木间隔1M左右。在滑轨接头处要放置枕木,使滑轨不处在悬臂状态。在已成梁段前500mm处(即活动支座处)放置专用铁枕,而后辅设滑轨,保证滑轨间距6.05M(偏差≤2mm),并保证两轨面水平(高差不平度≤1mm)。并用锚具锚固滑轨。在前滑动支座处不要有滑轨接头。滑轨纵向位置可用以下方法调整:用千斤顶支顶主桁下平杆使活动支座稍稍离开滑轨面(2mm),而后窜动滑轨到理想位置。 ②.装拼主桁片(两片)及主桁片配件(反扣轮、活动支座)。主桁的安装按编号进行。先将活动支座安装好,再将平杆安放在工作位置,后部用枕木支平支稳,一定要保证下平杆的平直,而后用精轧螺纹钢锚住。安装立杆后用4部3T倒链将其四个方向拉住(立杆的安装一定要注意其正反对称),而后依次安装后斜杆及前斜杆(为保证安装的方便,在上、后、前结点的斜杆安装位置均有一块封板末焊,斜杆安装完毕后将封板焊好)。一组主桁安装好后安装另一组桁片。 ③.安装主桁横联(高强栓联接)。将横联的下两个联接件用高强螺栓安装在立杆上,而后安装平联上半部,安装好后将四根斜杆按图示焊好。 ④.安装前横梁(销子联接)。 ⑤.安装挂篮桥面其它散件(扁担梁、主吊带、精轧螺纹吊杆、内外滑梁吊带等) 将主吊带按图示尺寸联好后穿过前横梁工作位置孔,安装好销座及扁担梁,用销子挂住。同样方法安装好吊杆、内外滑梁吊带及边锚吊杆。 2.桥面下组件的拼装 ①.外滑梁及翼模的安装。先将翼模及滚轮架组装在滑梁工作位置上,将翼模焊在滑梁上,在滑梁尾部焊挡块;而后将其吊置工作位置先将后锚用精轧螺纹钢吊住,而后安装滑梁前吊带吊住滑梁前部。外滑梁中部有两孔,后孔为打灰时锚固用(当走行时拆去此后锚改为保险钢丝绳)。前孔为走行时用精轧螺纹钢及联接件吊住后托梁。内滑梁中部只有一孔,为打灰时锚固用。 ②.底模的安装。在桥墩下搭设平台(用枕木或其它物品将前后托梁垫高离地1M左右),测平两托梁上面,调正对角线(对角线误差≤2mm),而后安装各边梁、工作梁、边纵梁、中纵梁,辅设面板(面板辅设位置为后边距离后托梁中心线400mm,面板尺寸6500*4800*10)。底模安装完成后施焊,各梁端头与前后托梁需焊接(无孔端两边各焊100mm,焊角≥6mm),面板与各纵梁底部断焊,焊角高度≥6mm,50/150。 ③.悬吊底模。在主桁前吊点及已成桥面各设两组滑轮组,通过钢绳吊在前后托梁相应位置上。而后通过卷扬机吊底模到相应位置。安装二个底锚,中间底锚主要用于起保险作用(可用精轧螺纹钢锚固),安装时上部螺母要略松于其它两个底锚。同时安装前托梁各铰点。 ④.调整、检查。 ⑤.安装内模。内模桁架在桥下拼装完成,整体吊置在内滑梁工作位置上,可以加焊几点固接。 ⑥.外模方模的安装。安装矩形方模(用普通螺栓联接)。模板安装完成后用M20对拉筋将两片侧模拉住,并用侧顶丝杠将侧模顶紧在底模上(配用千斤顶)。 ⑦.调整、检查。 ⑧.至此挂篮桥面下部结构基本安装完毕。 4.其它 ①1#段施工完成后,走行一定距离后锚固主桁安装后结点加长块(焊接)。 ②1#段施工完成后,走行一定距离后安装底模后工作平台。 ③挂篮安装完成后甲方需自设两处工作平台以方便施工。包括底模前部工作平台和侧部工作平台。前部工作平台用型钢焊在前托梁上并加护栏,上辅木板;侧工作平台需焊一些护栏。 三、静载试验 本菱式挂篮静载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