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漠西初中《关于举办全省中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大实践”作文大赛》参赛作品.doc

发布:2017-03-29约1.7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魂牵梦索的祖国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古往今来,先辈们对祖国的热爱已流芳至今。 面对匈奴的劝降,苏武大义凛然抛出自己的誓言:“生是汉人,死是汉臣!”面对美国人的歧视,吉鸿昌怒不可遏举起反抗的旗帜:“我是中国人!”虽然相隔了近两千年的时空,这两个声音却遥相呼应。苏武的旌节和吉鸿昌的木牌,闪耀着同样的光芒。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喊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品质!苏武和吉鸿昌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依靠的不再只是武器与硝烟。我们的民族气节。我们的爱国情怀应该用另一种方式去展现,那就是谦虚包容,自尊自信,热情理性。自尊,但不妄自尊大;包容,但不委曲求全;热情,但不会被热情冲昏头脑。面对歪曲与质疑,我们会理智地回应;面对灾难与困境,我们能伸出热情的双手,这就是我们,一个身处和平年代的人所具有的最朴素的爱国情怀。 自都德的《最后一课》到萧乾的《枣核》,无处不表现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无处不显现出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改了国籍,不等于九改了民族感情。”悠悠爱国之情,拳拳报国之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先辈们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凝聚力。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操。“梁园虽好,不是久别之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故国的山水、人情、风物,永远不会忘记。故国使我们成长的地方,它像母亲一样亲切。我们描绘她时没有华丽的辞藻。她平易近人,提起她时,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家乡的景物画面。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祖国流血献身,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伟大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 振兴中华 --正确的核心主义价值观 人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21世纪的繁荣昌盛更需要我们这一代去创造。然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又怎能让社会真正的进步,让祖国真正的富强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一种精神能使身处黑暗的人看见敞亮的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有一种力量,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动力,给我们以美好的前景,这就是理想信念。比尔盖茨才成为世界首富,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爱迪生才发明了电灯;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贝多芬才在耳聋时奏响了第九交响曲。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爱国主义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格,培育了不计其数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 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无悔”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以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孙中山的“救国图存,振兴中华。”难道我们不应该有一颗忠诚的爱国心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使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个体能否满意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景象及主题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今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弘扬爱国主义,提倡荣辱观,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弘扬爱国主义是前提与核心,提倡荣辱观是最新教育方式,以人为本是主体,发展生产力是手段,实现共产主义是最终目标。 弘扬爱国主义是前提与核心。列宁认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里所爱之国指的是作为祖国的国家。爱国,也就是对祖国之爱。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一直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抵御外敌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一级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我们要更加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青少年所理解、掌握、遵循,从而塑造心灵,规范言行,引领风尚,振兴中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