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论文.pdf

发布:2020-08-13约2.7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 海 无 涯 生态环境中的马克思主义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环境保护 学院: XXXX 学号: XXXXXXXXXX 姓名: XXX 1 学 海 无 涯 生态环境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把科学技术视为减少工业和生活废物、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 手段,其生态学取向十分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影响和 征服自然的能力,在创造巨大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危机, 例如核能、武器技术和向太空进军,基因、生物技术对人行为方式的干 预等。西方马克思主义介入关系人类生存的重大生态革命,把生态问题 与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联系起来,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流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侧重于从生态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主张用小 规模的科学技术取代高度集中的、大规模的科学技术,使生产过程分散 化、民主化。 在科学技术与生态问题成因的关系上,大多数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 为,科学技术并不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态危机源自资本主义 的经济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本身并不造成环境的巨大破坏, 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把人类实践活动导引向了一个错误方向,生态危机 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和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误用或被无限扩大。 然而目前全世界真正从事环境保护和替代资源研发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足 10%,创造新的替代资源的科技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耗不可再生资源 的速度,多数科学家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污染着环境或干 扰着自然规律和自然演变进程,多达30%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员从 事着以军事为目的的研究开发,发明出越来越多的具有危害性甚至毁灭 性的武器。既然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造成了生态危机,那么就 要以生态意识对科技发展进行重新评价,把有助于生态和人类的可持续 发展作为科技研究与应用的主导方向,促使科技走向正途。 科技的发展使生产力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为共产主义社 会的建立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共产主义社会才是解决一切生态问题的 最终出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科技应用,憧憬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 会同时也是生态问题得到最终解决的生态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始终 坚持把科技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出科技的资本 主义运用产生生态危机的必然性,承认发展科学技术对满足人的需要的 必要性,认为科学技术的滥用、科技理性的膨胀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高兹认为,核计划不是纯技术的选择,而是政治意识形态上的选择。 资本主义之所以热衷于选择核技术,是看中了核技术所具有的政治意义, 2 学 海 无 涯 资本家不愿发展太阳能、地热、风力发电等技术,是因为太阳能和风能 到处都有,不易被资本家垄断,核技术在给资本家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 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政府会借口“保护核电安全”而加强对 社会的控制,这样资本主义对广大人民的控制又披上了技术合理性的外 衣。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完全不 同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科技从启蒙的理性工具、反迷信神学的理论走向 自己的反面,成为新的精神枷锁、新的宗教,从与民主为伴走向与民主 精神背道而驰。他率先提出了“温和技术”概念,主张全面使用现代技 术,但是不能按以往的方式去使用,而是在生态学指导下对其进行改造。 他呼吁建立一种促进个人自主与自然协调的、建立在民主的技术基础之 上的社会,揭示科技异化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这 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来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以资本为基础的特殊 利益集团,要避免科技异化、生态危机,就要通过社会变革,建立正义 的新制度。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科技观具有 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科技的运用方向是 由制度的性质决定的,科技的价值属性是由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赋予的。 资本主义的科技应用只会使人和自然的矛盾更加尖锐,只有改变资本主 义制度及其生活方式才能保证科技应用的正确方向。科学技术有个逐步 走向完善的过程,由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净化废弃物来控制污 染的技术发展而来的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来控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