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莆田市第一医院实习生血液学检验理论考核试卷3
姓名: 成 绩:
1. 有关凝血因子下列哪些正确:
A.凝血因子一般处于低活性状态
B.组织因子存在的组织有限
C. 血液凝固时,首先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D.血液凝固时,内、外源途径同时起动
E.因子Ⅱ被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为凝血共同途径
2.关于凝血酶原时间临床意义,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严重肝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B.维生素K缺乏,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C. 血管性血友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D.口服抗凝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 关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临床意义,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严重肝病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
B.血友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
C. 恶性淋巴瘤,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
D.应用肝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
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
4.下列哪项纤维蛋白原不会增高?
A.糖尿病
B.急性心肌梗死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妊高征
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晚期
5.下列哪项血浆凝血酶时间(TT)不会延长?
A.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B.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C.肝素治疗
D.类肝素样物质存在
E.糖尿病
6.临床上用于监测肝素运用的首选指标是:
A.凝血时间(CT)
B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C.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D.P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E. 血小板聚集试验
7.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是:
A.凝血时间
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D.血浆凝血酶时间
E. 血浆硫酸鱼精的副凝试验
8.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先指标是:
A.凝血时间(CT)
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C. P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D. 血浆凝血酶时间(TT)
E.出血时间(CT)
9.用于检查内源凝血系统凝血活酶生成有无障碍的方法是:
A. 血块收缩试验
B.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C.凝血时间
D.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E.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10.内源凝血系统的启动因子是:
A.因子Ⅸ
B.因子Ⅷ
C.因子Ⅻ
D.因子Ⅺ
E.因子X
11.启动和激活外源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A.因子Ⅶ
B.组织因子
C. 因子X
D.因子Ⅸ
E.因子Ⅻ
12.一期止血缺陷患者出血时间(BT)延长和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可能病因是:
A.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
C.血管性紫癜
D.血小板增多症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鉴别继发性和原发性纤溶症的重要指标是:
A. 血浆凝血酶时间
B. 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
C. 血浆纤维蛋白肽Bβ1-42测定
D. 血浆D二聚体测定
E. 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
14.一期止血缺陷是指:
A.血小板缺陷
B.血管壁缺陷
C. 凝血因子缺乏
D.血栓状态
E.血小板和血管壁缺陷
15.一期止血缺陷患者出血时间(BT)和血小板计数(PLT)都正常可能病因是:
A.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
C.血管性紫癜
D.血小板无力症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6.二期止血缺陷是指:
A. 血管壁和血小板缺陷
B.凝血因子缺乏
C. 血液中存在抗凝物
D. 纤溶亢进
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17.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中APTT和PT正常,除正常人外,应考虑:
A.血友病
B.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C. 血管性血友病
D.因子XIII缺乏症
E.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18.继发性纤溶症主要继发于:
A.肝病
B.恶性肿瘤
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前列腺手术后
E.甲状腺手术后
19. 在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时应用肝素应采用的监测指标是:
A. 血浆凝血酶时间
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C.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D.活化的凝血时间(ACT)
E.血小板计数
20.一期止血缺陷患者出血时间(BT)延长和血小板计数(PLT)减少可能病因是:
A.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
C.血管性紫癜
D.血小板增多症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共4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