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与皖江区域经济增长互动效应实证分析:一个研究框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第4期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o.4,2011
(总第 29期) doumalofXi’anIntemationalUniversity SerialNo.29
对外贸易与皖江区域经济增长互动效应
实证分析 :一个研究框架
夏岩磊 李 丹
(1.滁州学院 经济管理系,安徽 滁州 239012;2.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国内外关于贸易对经济增长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问题的研究文献非常多,但是就
一 个区域进行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为研究皖江区域贸易与增长的互动关系做一框架分析,
通过对贸易对增长的拉动效应的存在性、拉动程度与贡献度大小估算以及技术进步与技术溢
出效应等问题做实证计量分析,研究对外贸易对皖江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提供若干
建模方法。
关键词:对外贸易;皖江区域;经济增长;互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4—0016—40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2010年元月出台 《皖 探讨。
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①后,皖江区
域城市带被历史地选择为承接长三角等东部沿 一 、 文献综述
海地区和 国外产业转移的前沿 。如何振兴皖江
经济、切实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摆在我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们面前急需思考的问题 。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 由于采用的经济研究方法的差异和不同样
长的 “马车”,其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已有文献和 本(主要是不同国别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特征)的
资料多侧重于对国外或中国宏观总体情况的研 原因,国外研究者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
究,针对特定区域或我国特定省份的分析尚在少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有很大差异。
数,对皖江区域的研究几乎没有 。本文仅 以皖江 1.结论支持外贸促进增长。
区域为例,在深入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Balassa(1978)、Dollar(1992)、McNaJ)和 Moore
提出一种建模框架;目的是抛砖引玉,供同仁 (1998)均运用 OLS或三阶段 回归等方法分析了
基金项 目:本文系滁州学院校级人文社科重点项 目“对外贸易与皖江区域经济增长互动效应”(2010skOO6Z)的阶段
性研究成果;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 目(2010sk4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 日期 :2011—06—02
作者简介 :夏岩磊 (1982一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安徽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李丹(1982一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09级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①皖江城市带指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0年元月出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指 出的包括合
肥、芜湖、马鞍 山、铜陵、安庆 、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 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 ,共 59个县 (市、区)组成 的
区域 。
一 16 —
若干个发展中国家数据,均得到支持出口导向的 没有超出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樊篱。
结论。Marshall(1985)~用VAR模型分析了37个 2.从 目前对安徽省的研究来看。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数据 ,发现其中有 5个支持出 对安徽省该课题的研究文献较少,所采用的
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设,而有 12个出口增长与经 方法基本都是协整检验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