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建设现场道路交通方案讲解.ppt

发布:2016-05-08约6.26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部分 交通指挥人员设置与职责分工 交通指挥岗位和人员设置   1、工程建设初期:道路交通保卫人员18人上岗。其中固定岗3个,保卫人员12人,两班倒;流动岗2个,保卫人员6人,长白班。   2、工程建设前期:新增交通保卫人员17人,其中固定岗4个,保卫人员8人,四班三倒;流动岗3个,保卫人员9人,长白班。   3、工程建设中后期:新增交通保卫人员12人,其中固定岗3个,保卫人员6人,四班三倒;流动岗2个,保卫人员6人,长白班。       道路交通指挥人员主要工作职责 一、维护现场道路交通秩序,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规行为; 二、排查现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并督促限期整改; 三、在复杂路段或高峰时段实施道路交通指挥; 四、处理简易程序以下的道路交通事故,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处理一般程序的道路交通事故; 五、审核施工车辆信息,办理机动车辆通行证或临时通行证; 六、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道路交通保卫人员按照固定岗和流动岗的管理模式开展道路交通指挥工作。其中,固定岗主要从事现场交通指挥,维护现场交通秩序。 流动岗主要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处理或协助处理交通事故,处置故障车辆的特殊情况,查究各类违规行为,并流动实施交通指挥。 第三部分 阶段划分和交通管理实施方案 交通管理流程图 了解工程进度 与工程管理部、施工单位共同协商交通路线 做好道路安全设施设置 制定交通管理方案 部署交通管理力量 实施道路交通管理 道路交通的管理权限划分   1、厂区外道路:由施工单位自行执行道路交通管理有关规定。 2、厂区内原有属于地方管辖的道路:这部分道路现归地方管辖,在厂区封闭或改道前,以地方管辖为主,安全保卫部积极协调。   3、临时道路:由安全保卫部主责实施道路交通管理,大包项目由工程管理部牵头,安全保卫部和施工单位协商交通管理事宜。   4、修建的正式厂区道路:由安全保卫部全权负责道路交通管理。 5、修建的厂区与地方道路连接的道路:这部分道路在地方辖区,在地方管辖前由安全保卫负责交通管理。 第一阶段 一、厂前区场平运送土石方。 二、从2号取土区经500米长临时道路将326977立方米表层种植土运至2号弃土区。 三、从2号取土区经临时道路沿老沿海路将40万方以上强风化石运至高炉区。 四、从1号取土区经800米长临时道路将222986立方米表层种植土运至1号弃土区。 其中1号取土区暂不具备施工条件 ,2号取土区运送表层种植土预计一个月完成,运送强风化石预计一个多月完成。 500米长临时道路计划8月15日修建完成,开始具备运输能力。图为新修临时道路图示和修路现场 交通指挥和指示牌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蓝色道路为新修建的临时道路,红色道路为原有的乡间道路) 第一阶段交通管理具体措施 一、在临时道路设立道路交通设施 取土区域 取土区域 交叉路口 减速慢行 安全施工 文明行驶 二、在取种植土阶段,重车与空车在一条临时道路上往返行驶,因路面仅有8米宽,要求车辆顺序行驶,不允许快速超车,限速20公里,车距保持在50米以上,会车时空车避让重车。安全保卫部定期组织交通安全督查,必要时,由安全保卫部安排人员在交叉路口现场执勤。 三、在将强风化石运至高炉区阶段,第一批保卫人员迅速就位后,在取土区出口、临时道路和乡间道路交汇处、临时道路和老沿海路交汇处、弃土区入口设立交通指挥固定岗3处,每处两人,流动岗2个,6人,实行两班倒,共计18人执勤。如果保卫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安全保卫部管理人员到现场负责指挥交通。 四、临时道路交通由安全保卫部全权管理,场外原有道路交通管理隶属地方交通管理部门。 第二阶段   场平工程全面铺开,填海围堰施工,运输土石方成为此阶段工程主要业务之一;运输车辆增加,车辆行使范围加大,运输车辆需要在厂区外行驶;危险性加大,特别是填海围堰施工阶段,道路窄,只能单车通行,潮涨潮落和强烈的海风都有可能造成道路塌陷,据统计,填海工程都有车辆倾翻入海的事故;道路交通管理的难度加大,需要管理和协调的道路交通工作必将大幅增加。 第二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   一、因前期工程进度与计划相比相对滞后,这一时期有可能赶工期,施工强度大,作业面广,施工强度多,道路交通流量大,以2000万方土石计算,每车运输40吨,三个月完成任务,按照原先设计进出厂区有六个大门,则每分钟每个大门就有两辆车进(出),容易出现道路拥挤甚至堵塞,也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车辆和道路负荷大,出现车辆故障和道路损坏的概率大。 三、施工单位多,工期紧,易出现争道抢道、超速行驶,甚至会发生不和谐的治安事件。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置详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