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摄像基础》教学大纲.docx
4-
5-
《摄影与摄像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1293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R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专业提升课
总学时:48讲课学时:16实验(上机)学时:32
学分:3
考试类型:□考试R考查
适用对象: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
£是R否同意作为其他专业学生选修的专业拓展课
(类型为“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不需勾选)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
《摄影与摄像基础》是为大一新生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基础课程。它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兼具了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们日后无论是继续研究还是直接工作,都需要这门课程的学习积累。通过学习平面摄影和影视摄像,参与实践拍摄,可以有效的串联平面设计、微电影制作、广告摄影、影视广告等多门学科,同时提升创造力与想象力。
1、全面介绍摄影、摄像的理论,令学生全面掌握摄影与摄像的操作技能。
2、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和技能,辅以技术指导。
3、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学习分析摄影摄像作品,掌握最新动态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制作能力。
5、将鼓励学生充分的互动。
6、引入真实的案例以研究和讨论。指导学生参加大广赛、学院奖。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
课程基本内容将创作实践与制作理论培养两方面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在平面摄影和影视摄像上的能力。
实践创作:以平面摄影为主,使学生学会使用单反相机与常用摄像机,并具备一定的拍摄能力与制作能力。
制作理论:介绍摄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指导学生学会赏析和研究优秀的平面作品与影视广告,并延伸到网络、户外大屏等多个媒介载体,树立提升审美和自学积累的意识。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1
摄影概论
4
0
0
4
2
摄影基础
4
8
0
12
3
摄影造型艺术
4
4
0
8
4
摄像概论
4
0
0
4
5
摄像基础
4
12
0
16
6
创作总结
4
0
0
4
四、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
第一章:摄影概论(4课时)
1.摄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常见摄影设备的分类简介
3.部分优秀摄影作品赏析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让同学们理解摄影的理念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摄影历史发展
复习思考题:专业的摄影到底如何界定
第二章:摄影基础(12课时)
1.摄影基础光圈、快门
2.摄影基础感光度与白平衡
3.摄影基础测光与曝光控制
4.摄影基础单反相机基本操作
5.摄影基础镜头
6.练习与作品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摄影的操作实践,与相机的结构
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单反相机的操作与应用
复习思考题:相机的好坏如何界定
第三章:摄影造型艺术(8课时)
1.摄影造型光线
2.摄影造型构图
3.摄影造型色彩
4.练习与作品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摄影的造型元素
课程的考核要求:能掌握不同造型元素的使用与特点
复习思考题:如何评价一幅好的摄影作品
第四章:摄像概论(4课时)
1.摄像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常见摄像设备的分类简介
3.部分优秀影视作品赏析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让同学们理解摄像的理念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影视摄像历史发展
复习思考题:专业的摄像到底如何界定
第五章:摄像基础(16课时)
1.摄像机的操作与使用
2.摄像机与辅助设备
3.分组拍摄练习
4.作品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摄像机的操作实践,与各部件的结构
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专业摄像机的操作与应用
复习思考题:摄像机的好坏如何界定
第六章:创作总结(4课时)
1.点评分析学生完成的练习作业
2.树立审美意识与自学积累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审美、分析作品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什么是好的摄影摄像作品
复习思考题:如何让你的摄影摄像作品更好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黑体,小四号字)
本课程采用作品考核,成绩组成为平时成绩40%、期末作业60%。其中平时成绩为课堂出勤、课上表现、一次课堂作业,期末成绩为提交作品。
六、主要参考书及其他内容(黑体,小四号字)
[1]王静.《摄影摄像基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马歇尔.麦克卢汉.《纽约摄影学院教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
[3]沙占祥.《照相机与镜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毕根辉.《影视摄影教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