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发布:2017-01-13约6.0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教学目标 《摄影基础课程》摄影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已 摄影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摄影教学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课程主要着重介绍照相机(含相机类型、结构、使用及维护)、黑白感光材料(含种类、性能和选用等)、摄影曝光(含正确认识曝光、曝光量估计等)、景深与超焦距(含影响景深的因素及规律、超焦距含义的使用价值等)、摄影实践(含人物、风光、静物摄影以及运动、广告摄影等)、黑白暗房工艺(含黑白胶卷的冲洗、黑白照片印相和放大的制作)、摄影构图(含构图的原则和要求、影响构图的因素等)、数字摄影系统(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等内容。 2.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摄影是艺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所需要的各种摄影器材,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去掌握并创作拍摄全过程和后期暗房操作技能。同时使学生灵活掌握摄影中常用的拍摄方法、技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作和拍摄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摄影器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作品,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照片的拍摄和制作,要求学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识各种常用镜头、照相机的基本结构;胶卷的类型和成像特点;初步掌握摄影用光、曝光、取景、构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基本掌握拍摄照片的技巧和黑白摄影暗房后期制作。 3.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和照相机品牌等知识。 2.了解学习摄影的目的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掌握摄影所用的照相机使用及维护常识等内容及其拍摄的技术细节。 4.了解镜头的种类及特性,镜头的使用、维护等常识。 5.掌握常用的曝光技术等内容。 6.掌握数码相机的基本使用知识及其后期photoshop处理技术。 4. 课程教学内容 4.1 大学摄影基础 第一章 照相机及摄影附属器件 1. 教学内容 (1)照相机的种类; (2)照相机的分类; (3)照相机的自动化功能; (4) 照相机的使用,维护及选购; (5) 三脚架; (6) 快门线; (7)遮光罩; (8) 近摄接圈及皮腔; (9) 滤光镜。 (10)闪光灯及测光表; 2. 自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本章的主要内容为照相机的原理、构造和种类。讲述相机的发展史,机背取景相机、单反相机、旁轴取景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数码相机的构造和原理及各种相机的特点,以及根据拍摄条件来选择适当的相机。并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类相机图片。 (2) 情感目标:本章主要讲述拍摄照片时对相机各项参数的调整。主要是光圈、快门和焦距。不同光圈和快门组合的拍摄效果,以及景深和镜头焦距与光圈之间的关系。测光表的应用。 (3) 技能目标:本章主要介绍照相机的主要构件镜头以及常用的附件,如UV镜、偏振镜、柔焦镜、星光镜、去雾镜、色温纠正滤光镜等。讲述镜头的焦距、通光能力、光圈的计算方法以及镜头的类型等内容。 3. 重点、难点 (1)重点知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照相机的原理、构造和种类。讲述相机的发展史,机背取景相机、单反相机、旁轴取景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数码机的构造和原理及各种相机的特点,以及根据拍摄条件来选择适当的相机。并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类相机图片。本章主要介绍照相机的主要构件镜头以及常用的附件,如UV镜、偏振镜、柔焦镜、星光镜、去雾镜、色温纠正滤光镜等。讲述镜头的焦距、通光能力、光圈的计算方法以及镜头的类型等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拍摄照片时对相机各项参数的调整。主要是光圈、快门和焦距。不同光圈和快门组合的拍摄效果,以及景深和镜头焦距与光圈之间的关系。测光表的应用。 (2)难点知识:照相机的原理和各种相机的特点。镜头的通光能力、光圈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种滤镜的使用。不同拍摄情形对曝光组合的要求,景深的应用。 第二章 黑白感光材料 1. 教学内容 (1)乳剂; (2)片剂和纸剂; (3)辅助涂层; (4) 感光片的种类; (5) 感光纸的种类; (6) 感光度; (7) 密度; (8) 灰雾度; (9) 颗粒性。 (10)解像力; (11)宽容度; (12) 反差与反差系数; (13) 特性曲线; (14) 选片; (15) 选纸; (16) 其他注意事项;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