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区域差异
考点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地域分异规律
(2013新课标全国Ⅰ文综,12分)下图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1~3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导致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45°N由西向东经过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等地,但亚欧大陆上的高原荒漠出现在距海较远的地区,可以排除,故该区域位于北美洲;图中西部地区植被覆盖较好,且地形以山地为主,可推断出西坡为迎风坡;而图中东部地区位于背风坡,受西部山地的阻挡,降水较少,为荒漠区。
2.该区域位于(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上题的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北美洲,且该区域西部是山区,且为迎风坡,东部是高原荒漠区,故该区域位于北美洲西部,即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3.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植被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图示区域位于45°N的大陆西岸,故山脉西坡山麓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该气候下发育的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4.(2013广东文综,4分)下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该省区可能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东省
C.西藏自治区 D.甘肃省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和我国部分省区的植被覆盖状况,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图示省区所跨的经度可排除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和广东省;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区,其植被类型自西向东依次为荒漠、草原、森林,即整体上自西向东植被覆盖度增大。
(2013江苏,4分)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 5~6 题。
5.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温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世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等地,从俄罗斯到南非不经过热带雨林带。
6.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 )
A.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C.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影响产业分布的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非洲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因此我国在非洲投资时应优先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2013四川文综,8分)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图中的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大陆西岸,在夏季,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成西南风,给沿岸带来丰富降水。
8.R河段(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R河段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此R河段流量的季节变化大;该区域纬度较低,且海拔较低,没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因此R河段没有明显的春汛;根据地形状况可知,R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且流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侵蚀作用强;R河段河流侵蚀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形。
9.(2013北京文综,10分)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下图,回答问题。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10分)
解析:本题以达尔文南美科考路线图为背景,考查热带雨林非地带性分布的原因、影响垂直地带性分布的因素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