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区域经济差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东、中、西差异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读一读:P13图1-1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找一找: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各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想一想,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读一读:P14第一段 想一想:(1)东部发展水平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西部地区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但与东部地区相比有优势,其优势是什么? (3)西部地区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二、南方与北方 读一读:P20-21 “南方与北方” 想一想: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哪些差别? 秦岭 淮河 做一做: 中温 半湿润 平原 森林 石油 水 黄土高原 产业 扩大 亚热带 湿润 山地 生物 洪涝 山地丘陵 紧张 做一做:P21 活动题 红壤、砖红壤 土壤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植被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地形 自然条件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及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草甸草原 黄土、黑土等 对外开放 交通运输 产业结构 工业生产 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条件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耕地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南部沿海地区、海南岛和云南南部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 工业实力较强,门类齐全,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和西南地区三个特征明显的工业带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整产业结构任务紧迫 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铁路网稠密 水运很发达 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对外开放相对较早。外向型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三、西部大开发 读一读:P22-23 “西部大开发” 想一想:(1)西部大开发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2)开发西部地区有哪些优势条件? (3)西部地区具有较多的优势,但经济十分落后,限制因素有哪些? 新 甘 青 藏 川 宁 陕 渝 贵 云 桂 10+2 内蒙古 范围: 陕、甘、宁、青、新、川、滇、黔、渝、藏、内蒙古、桂。 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按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 西部地区优势: 西部地区限制因素: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 资金匮乏。 缩小 西部 内蒙古 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油气 土地 落后 技术 工业化阶段——中国目前区域发展的阶段 发展 协调 民族 市场 可持续 经济 潜在 C C D A 例4.分析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3456 23.1 13.8 西部 4426 35.7 27.4 中部 7594 41.2 58.8 东部 人均GDP(元) 人口比重(%) 国内生产总值(%) 地带 材料二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2.7 13.8 14.1 16.4 16.0 16.5 西部 -3.8 27.4 27.6 29.9 31.1 31.2 中部 +6.5 58.8 58.3 53.7 52.9 52.3 东部 比重增减 1999 1995 1990 1985 1980 年份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 经济发展速度 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 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3456 23.1 13.8 西部 4426 35.7 27.4 中部 7594 41.2 58.8 东部 人均GDP(元) 人口比重(%) 国内生产总值(%) 地带 材料二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2.7 13.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