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东南大学《图像处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IPTV, 移动电视中用分层编码. * * 传统的可扩展分层编码在视频通信中应用时仍将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它的编码是以层为最小单位的,所以接收端解码的时候也必须以层为最小单位。即要么解码整个层的数据,要么丢弃整个层,码率是与接收到的完整的层数发生关联而与实际接收的数据量没有直接关系。同时可扩展分层编码的各个压缩层的码率在编码完成时就固定了,并且一般间距较大(缩小间距会增加层数,这样会增加编码,解码的开销)。所以根据网络带宽变化进行的码率的实时调整只能是离散的有限的调整,而网络可用带宽的变化却往往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举个例子,一个3层可扩展分层编码方案,基本层码率32kps(供modem接入用户),增强层1码率64kbps,增强层2码率128kbps,则该方案下终端用户只能获得32kbps,96kbps,224kbps 3种质量的视频,而其他码率的视频即便终端用户的当前带宽允许也无法获得,例如当前带宽可以接收223kbps码率的视频的用户却也只能获得96kbps码率的视频质量,所以无法保证在带宽波动范围内始终能得到较高的带宽利用率。 位平面编码: 将各数据按照所用的位数从高到低排列, 然后先编最高位, 最后编最低位; 由于较高的位优先编码, 这样在截断时仍然可获得视频的重要信息, 即保证得到较高的质量. FGS的优点: 由于基本层和所有的增强层都是以前面的参考帧图像的基本层为依据来进行运动补偿的, 因此, 增强层一旦发生错误可及时恢复出, 另外该错误不会传递到后面图像帧的解码. 缺点: 因为基本层的质量较差, 和原始数据的差别很大, 即增强层的DCT值较大, 这样生成的码流就长, 效率就低. 因为上述分层编码,增强层解码需要在基本层的基础上进行,一旦基本层接收失败,则整个解码过程将失败),而信道不可靠所造成的数据出错将很大概率发生在增强层中,此时接收端只要丢弃整个发生数据出错的增强层后仍然可以解码得到一定质量的视频,达到了差错复原的目的。 * Optimal predictor Global predicator Fixed predictive coefficients: Comparison of four predicators m=1,2,3,1, 阶数增加, 误差减小 Transform based coding Principle: ~ Magnitude near 0 in higher frequency ~Data compression ? removing those data near 0, same visual result 正交变换 DFT,DCT,Wavelet, Transform based coding model 能量最高的系数被最细量化,而能量较低的系数就被粗量化或被简单地舍去 。 优点:变换系数的编码误差只影响该系数所在的块,不会扩散到其他的子块,故变换编码的抗干扰能力优于预测编码。 subimage size Size: larger than 8*8 ? saturation Image Compression Standards Joint Photographics Experts Group(JPEG) reordering JPEG Coder DC: F(0,0) , DPCM AC: RLC, Huffman DCT coefficients: Zig-Zig reordering original image size : 66616 bytes JPEG compressed size:8181 bytes quality factor : 0.6 original image size : 66616 bytes JPEG compressed size:2742 bytes quality factor : 0.1 视频编码技术 国际电联(ITU-T), ~ 标准有: H.261、H.262 、H.263、H.26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标准有MPEG-1、MPEG-2、MPEG-4 、MPEG-7 由两个组织联合组建的联合视频组(JVT)共同制定的新数字视频编码标准: ~H.264, MPEG-4 part 10(100:1) ● 四种图像 I-图像帧内图,每个图像群组由此类型的图像开始。编码时独立编码( JPEG),解码时不参考其他帧; P-图像预测图,用前面的I图或P图像进行预测编码得到,并可以作为下一个预测(B图像或P图像)的参照图像。 B-图像插补图(双向预测图),预测时, 需要用先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