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中世纪文学--1概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 述 一、中世纪的文化历史背景及基本特征 1.分期 欧洲的中世纪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开始,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终结。 该时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5世纪~11世纪,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中期(12世纪~14or15世纪,封建社会全盛时期) 晚期(15or16世纪~17世纪中叶,封建社会衰亡、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时期)。 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中世纪文学是指前两个阶段的文学。 2.基督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初的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被罗马定为国教。 1054年,教会正式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 东部教会:正教 罗马教会 西部教会:公教(天主教) 宗教改革之后 新教 (基督教) 首先,教会拥有严密、统一的等级制度;教会向教民征收是什一税。 其次,教会树立神的绝对权威,鼓吹禁欲主义和出世思想,在整个中世纪时期里,基督教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3.《圣经》 基督教的经典 分为《旧约》、《新约》两部分,共约100万字 。 4.中世纪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①由于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占主导地位,因而中世纪文学无不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或制约,各类文学大多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但是,欧洲古典文化的传统并没有在中世纪文学中断绝。 ②在艺术题材上,由于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互相融合,各种各样的题材进入而文学艺术的创作领域,拓展了中世纪文学的描写范围。 ③艺术形式上,中世纪文学比古希腊罗马文学更趋于成熟。中世纪文学以诗歌为主,史诗、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谣曲等都表现出了成就 。 ④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写实、寓意、象征、梦幻、哲理、浪漫抒情等艺术手法的广泛使用,显示出艺术思维和诗歌形式的成熟化。 ⑤对人的内心情感的表现的不断深化。 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 1.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 目的是用较通俗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普及推广基督教教义。教会文学的创作者主要是教士、修士,也有少量民间诗人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斯拉夫文,主要体裁有基督故事、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等,题材大多取自《圣经》。 《德奥菲勒》 《阿列克西斯行传》 2.英雄史诗 从英雄史诗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所反映的时代较早,属于民族大迁徙时期,封建制度确立以前各民族部落的生活。 例如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 芬兰人的《卡列瓦拉》 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等。 这些史诗多半具有较浓厚的神话色彩,对氏族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部落之间的血仇关系有所反映,较少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另一类是后期英雄史诗,是欧洲各民族封建化时期的产物。在这类史诗中,英雄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已经超出了狭小的部落范围,为保卫国家而战。史诗的中心是爱国主义,诗中的英雄勇敢善战,忠于祖国、君主,体现出理想中的爱国英雄形象。在这些史诗中,多神教的神话因素相对减少,具有不同程度而贵族的、基督教的色彩,带有一定的复杂性。 后期英雄史诗的代表作有: 法国的《罗兰之歌》(1080?) 西班牙的《熙德之歌》(1140?) 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1200?) 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等。 3.骑士文学 骑士制度 骑士文学 “骑士精神” (“骑士风” ) “荣誉”、“爱情”、“忠贞” 骑士文学可分为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盛行于12至13世纪。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即普罗旺斯的骑士抒情诗 。 骑士抒情诗在艺术方面受民间诗歌影响很大,内容主要是描写骑士们的“典雅爱情”。这种“优雅的爱情”被中世纪西方人视为除了对上帝的感情以外的最高尚的感情。 “特鲁巴杜尔”(Trouba dour) ——行吟诗人 圭多·圭尼泽 : 正如太阳般宝石放射灿烂的光辉, 女子使男子高尚的心灵产生爱情, 假如有朝一日上帝质问我的灵魂: “您怎敢?怎敢将我同世俗女子相比, 将我同爱情相比?” 尊贵的主—— 我将回答说—— 她像天使一样,我怎么能不爱她? 这绝不是罪过。 骑士传奇的中心在法国南方。 骑士传奇是以叙事形式出现的,也叫骑士叙事诗。这种长篇叙事体诗歌大多写骑士的冒险和爱情,虚构性成分很大。 不列颠的“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文学中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 骑士文学为后世西方文学提供了冒险、爱情和宗教三大主题,骑士传奇中的一些故事也为后来的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