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砷矿物药在体内存在形态的研究方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药学学报990618
药学学报
ACTA PHAEMACEUTICA SINICA
1999年 第34卷 第6期 VOL.34 NO.6
含砷矿物药在体内存在形态的研究方法
袁倬斌 韩树波 朱敏
关键词 含砷矿物药;药效;毒性;形态分析
含砷矿物药数量较多,仅中国药典 1995版中含雄黄的复方就有23种之多。砷类药物如雄黄、雌
1]
黄、砒石、砒霜、鬻石是这些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 [ 。不同形态的砷毒性不同,如As3+毒性最大,
而As5+毒性降低为As3+ 的1.7%,甲基砷类毒性更弱,砷甜菜碱类和砷胆碱类则无毒。所以现在仍以总
砷的量作为毒性控制指标似不科学,也影响了含砷中药的出口,因此亟待研究含砷药物在体内外形态
的变化规律,在分子水平揭示其作用特点及安全性,创新性地建立其科学评价标准。其关键是生物体
尤其是人体内外砷的形态研究方法的建立,本文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1 砷在体内的存在状态
砷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先与血液中血红蛋白上的珠蛋白结合,少量与血浆蛋白结合,然后由血
液迅速到达肝、肺、肾、肠、脾、肌肉、骨骼及一些神经组织中。常人含砷约14~21 mg ,其中肌肉中
含0.04~0.09 μg. -1 . -1 . -1 . -1
g ,全血中含0.2~5.2 μg ml ,红细胞中约2.7 μg L ,脑组织中含0.012~0.10 μg g ,
心脏组织含4.4~27 ng. -1 . -1 . -1 . -1
g ,肺组织含0.01~0.292 μg g ,肝组织含6.5~460 ng g ,脾脏中含3~32 ng g ,肾
脏中含0.05~0.35 μg. -1 . -1 . -1
g ,骨骼中含0.08~4.1 μg g ,头发中含0.3~5.74 μg g 。砷在体内可进行生物转
2,3 ]
化,在酶催化下进行氧化还原、生物甲基化、生物合成等过程,产生多种砷的型体 [ , 已经证实的
型体如表1所示。
2 生物体中砷的形态分析方法
砷的形态不同,其代谢机理与毒性也各异,因此近来生物体和环境样品中的砷形态测定已成为研
4~7 ]
究热点之一 [ 。这些形态测定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痕量砷的形态分析方法,另一类是含砷
未知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2.1 生物体中痕量砷化合物的形态分析方法
由于样品背景复杂,各种砷形态的含量太低等问题,现有的绝大部分检测手段均难满足直接测定
对灵敏度和选择性的要求,所以生物体中砷的形态分析需预先富集和分离后才能测定,基本步骤包括
样品采集、制备、保存、处理、有效成分的预富集、分离和检测等(Scheme 1) 。其中最重要的是分离、
富集和检测技术的选择,本文将作重点评述。
2.2 含砷未知物的结构鉴定
4,5,8~12]
此类方法已多有报道 [ 。操作步骤主要包括:(1)从大量样品中提取得到砷的形态。(2)
提取物的进一步纯化与分离。已报道的水溶性含砷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方法有:凝胶渗透色谱(GPC),
如采用Sephadex LH-20,G-20 ,G-15 ,G-10等树脂的色谱柱;离子交换色谱(IEC),如采用二乙氨基乙
基、羧甲基类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薄层色谱(TLC),如采用硅胶纤维素等材料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
(HPLC),如GPC、硅胶、反相、离子交换等方法;毛细管电泳(CE)技术;脂溶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有HPLC(GPC 、正相和反相)和GP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