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脚踏车技巧.PPT

发布:2017-09-13约2.64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腳踏車騎乘技能教育 體驗活動與實習 講座:鄭軍亮 大綱 一、三點調整法 二、基本動作操作要領 一、三點調整法 適合您的身材:騎單車如同作衣服,需要量身材調整之。 1.【座墊】調整座墊「高低」位置:以「腳跟」將踏板往下踩到底,腿稍微伸直為原則,踩踏時能使下肢的各關節肌肉圓滑收縮自如。若欲站立地面,則是腳尖著地或是下車,穩定性差,造成有些騎士停車時有攀附車輛、或其他物體之習性,甚至闖紅燈。 三點調整法,是綜合單車運動力學、運動生理及安全駕駛等三項原則而成。 2.【腳】調整座墊「前後」位置:將踏板位置踩至水平處,然後調整座墊前後,以能配合腳力最大出力位置為原則,從膝蓋中心之垂直線剛好通過踏板的軸心。 三點調整法,是綜合單車運動力學、運動生理及安全駕駛等三項原則而成。 3.【手】調整把手的前後與高低:把手的高度,大抵上,上翹型把手約比座墊高出3~5公分,平型把手則與座墊等高。下彎型跑車其上面則與座墊等高。調整後,須注意把手再鎖緊。 三點調整法,是綜合單車運動力學、運動生理及安全駕駛等三項原則而成。 4.正確乘車姿勢,上半身稍前傾,手肘稍彎曲,成正三角形。 5.座墊的坐法:?類似騎馬姿勢,將體重分散於把手上〈1/3〉與踏板上〈1/3〉 ,體重置於座墊上〈1/3〉,不可將全部體重置於座墊上,以防止臀部的疼痛。 二、基本動作操作要領 1.踩踏的技巧 2.爬坡的技術 3.下坡的技術 4.轉彎的技術 5.煞車操作:不可緊急煞車,逐漸施加壓力 6.變速的技術 1、踩踏的技巧 腳的位置以鞋長前面1/3處,落在踏板正中央為最適當。腳的活動必須與單車的中心線平行,張得太開或太窄,踩踏的效率會減弱。速度要保持均速,否則容易疲勞。特別注意,後半部的勾拉動作,將踏板勾起來。 2、爬坡技巧 爬坡的時侯,只用腳力踩踏,會倍感辛苦,其解決的技術有三: (1).變速:將後飛輪逐漸往大的齒盤移動或將前方的大齒盤移往小的齒 盤(鏈條往內側移動就是變輕),以自己感到最適當為原則。 (2).運用上半身的力量:腰稍往後移,握住把手往胸前用力拉,踏板往 前踩,如此可以很自然的運用到上半身的筋肉群,減少上坡的辛 苦,不要站立踩踏,因為如此,會很容易疲勞,尤其是長坡。調整 呼吸,以補充大量的氧氣。 (3).勾腳:經常騎車的騎士,可使用束腳,將腳踏板回轉的後半部,往 上拉,以減輕腳的踩踏力與負擔。 (4).爬坡時,不要因努力踩踏而忽略前、後方的來車,又為了「安全」 絕對禁止「之」型爬坡。 3、下坡的技術 騎腳踏車最易出事的地段,就是下坡。請隨時注意,安全的下坡必須隨時輕壓前、後輪煞車以控制速度,以避免無限增快。同時將踏板踩成水平,臀部稍微抬起,體重往後移,兩腳夾住座墊,以控制車的穩定性(長坡前,不妨把座墊調低,會更穩定。) 4、下坡轉彎的技術 下坡轉彎,是最能享受騎腳踏車的樂趣之一,亦是最危險的一刻。因為它具有相當的速度。但最重要的安全考慮是控制車速。否則就會跑到左側車道與拋出路面的危險。所以要養成下坡看到前方有轉彎時,一定要先煞後輪煞車,再輕按前輪煞車,減速而順利的通過轉彎 (在入彎前,過彎中,能把前輪煞車器放開,以防止前輪鎖死而失控)。 【減速進彎,等速過彎,加速出彎】 ? 轉彎的三種姿勢 5、煞車技術 煞車技術是行駛中最重要的一環 (1). 緊急煞車的技術:大家都知道緊急煞車的原則是先煞後輪剎車器,但緊急情況時,誰都會前後輪一起煞。如果減速太快,人往往會被往前拋。為防止這種危險情況的發生,最好的方法是養成將臀部往後推的習慣,同時先煞後輪剎車器。如果有充分的距離,用「斷斷續續」的煞車方式,將速度減慢下來。尤其在雨天或細石路或下坡,更須如此。行車當中,要隨時提醒自已「路況」與「煞車距離」的關係。 (2). 控制速度:特別在下坡的轉彎之際,一定要在轉彎之前減速,控制車速,以防止跨越中心線或被離心力拋出路面的危險。 6、變速的技術 變速裝置是「減速」,而不是加速,是求腳踏回轉數的一定,以免除因出力不均而產生的疲勞。所以變速是為更省力更舒適而設計。 變速的時機為,上坡 下坡 路面凹凸不平逆風以及疲勞的時候。也可以說當踩踏感覺吃力時,即為變速的時機。 * (1)初學者 (2)市區 (3)郊區 座墊「高低」位置不一樣 座墊位置可前後調整 鐵馬危機 關山環鎮車道又摔車 ???????????????????????? 更新日期:2007/09/18 04:09 〔記者王秀亭關山報導〕關山環鎮自行車道八公里處長達一千一百公尺的險降坡路段意外再起,上週六裘姓高中女生跌倒顱內出血,雖經醫師急救暫時挽回一命,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