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实现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_目标的探索_全建军.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科园地 192
2013年第1期
对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的探索
全建军
河南省南阳信息工程学校 474450 河南南阳
摘 要 语文教学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载体。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
以情感人,培养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式教学 多媒体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待学生,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一点一点地养成积极
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 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
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 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情
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 感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微笑面对学生,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正
中。”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谈谈自己粗 确积极的话语温暖学生。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予
浅的看法。 以肯定,要好好鼓励,对部分学生有些问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1 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要载体 观,要给以合理引导与解释,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保持课堂良
好的情感学习氛围。总之,只有以情动人,以情感染人,才能够
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新课
逐步培养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改下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是体验式教学过程的
显著特征。如果没有过程的体验,仅凭语文教师机械的说教,是 3 多媒体的恰当切入是激起学生情感升华的有效途径
不会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会自动生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其自身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
的。因此,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在 点,学生只有体验了才能形成。由于学生自身的阅历和时空限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制,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去感受。现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弥补了
学习的习惯,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学中,教师要尊重 这方面的不足。语文教学中要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各种不同
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力,根据学生的 的信息,如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
现实表现来及时调整或矫正教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 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面,展现作者丰富的情感,对学生产生多
堂教学的机会,使他们充分表现自己,展示个性。学生在获得语 种刺激,有利于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会渐渐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很容易形成情感体验,很容易形成积
观。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 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在教学郦道元《三峡》一文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表达的是范仲淹伟大的政 时,我们共同去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师生通过讨
治抱负,如果教师单纯地解释说“在天下之忧之前先忧,在天下 论,很快得出结论:作者抓住三峡的山和水的特点,突出了山的
人乐之后才乐”,学生的感受是空洞的,表面的,如果放开手, 挺拔险峻、连绵不断以及水的湍急,而这些结论也仅仅只停留在
让学生讨论体会其深刻含义,并加以例证,学生讨论后不仅知道 口头上,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仅凭教师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去想
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而且也体会到了范仲淹先人后己的豪情, 象这一幅幅画面是远远不够的。当我们利用多媒体将这一幅幅画
学生在品格上也会受到感染。 面展现出来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