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德信诚班组长认知培训班.ppt

发布:2017-11-21约1.02万字共8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内容 第一讲 班组长角色认知教育 第二讲 班组长应有的日常管理要求 第三讲 班组长的生产现场管理 班组长认知培训班 (一).班组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00个工厂有100个样子 阻碍现场管理的因素: 1、不良率居高不下 2、机械、设备、工具的故障 3、物料不及时 4、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5、人员配置不合理 (二).企业中的四种人 (三).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 什么是班组? 组织中一组负责执行一种或一系列特定任务人员,是组织的最小作业单位。 班组的特点: 组织的基本功能单元,既是管理的终点,又是管理的起点。 什么叫班组长? 在生产现场,直接领导和指挥一批生产线员工作业并对作业结果负责的管理人员。 是最基层的管理者。 (四).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 作用: 1、班组长直接影响到班组的作业成果,而班组的作业效率和效益,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经营成果; 2、所用的指令,必须经过班组长传达到一线员工。 (五).班组长角色认知 从企业的角度:达成品质.成本和交期指标的最直接责任者。 从主管的角度:主管意图的贯彻和执行者,自己的左右手,与作业人员沟通的桥梁。 从员工的角度:直接领导者,指导者,自己作业成果的评价者。 从班组长自身的角度:与其他班组长是工作上的协作者,又是晋升方面的竞争者。 (六).班组长的工作任务 在日常工作中,班组长必须履行的工作有哪些? 生产准备 员工训练 计划管理 作业人员安排 物料管理 现场管理 作业方法管理 生产设备管理 生产异常处理 … (七).班组长必备能力 管理者的能力要求: 技术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 概念能力:把握事物的本质的能力。 目前企业班组长的能力结构: (八).理想的班组长的素质要求 扎实的专业知识 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 正确的角色认知 强烈的管理意识 卓越的沟通协调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的作业管理方法 熟练掌握有效的管理工具 讨 论: 1、班组长难当吗?为什么? 2、怎样当好班组长? (怎样的班组长才算是一个好的班组长?) 一、认识管理 管理就是管人,“与他人一起或者通过他人来达成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基层管理人员管理职能(按重要程度排列):领导、组织、控制、计划。 一、认识管理—执行 班组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工作指令。 执行:理解指令,安排人员和确定流程, 监控进度。 二、顾客意识 顾客:你的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 你的衣食父母。 顾客意识: 顾客价值—顾客给你带来的利益。 顾客需求—顾客到底需要什么? 观察顾客的反应、倾听顾客的声音、推测顾客的行为。 问题1:谁是你的顾客? 问题2:你的顾客需要是什么? 问题3:老板与员工的关系? 三、成本意识 价值成本:用金钱计算的成本。 包括各项开支和费用。——效益 时间成本:用时间计算的成本。 ——效率 班组管理中与成本有关的因素: 物料的利用率; 工时利用率; 合格品率; 设备维护费用;… 四、问题意识 问题:理想和现实的差异就是问题。 差异的来源: 顾客要求与公司现有资源; 环境变化; 顾客要求的变化; 理想与现实状态; 计划与实际。 正确对待问题: 问题无处不在 问题有轻重缓急 不同的问题需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解决问题 四、问题意识 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识别差异: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的重 要判断指标。 不良习惯—熟视无睹,习以为常。 “向来就是这样”。 分析严重性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改进意识 问题发现了(认识了差距),听之任之、等待还是采取行动? 听之任之:反正靠我也改变不了现状。 等待:还是等上头想办法吧。 行动:不改变现状,我就感到不舒服。 对问题的态度,导致不同的结果,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功。 五、改进意识 班组改进的方向: 作业方法的改善; 员工士气的提升; 成本降低; 提高质量; 减少库存; 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 六、团队意识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群体 团队 目的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