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强肾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oc

发布:2018-01-08约6.4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强肾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郭风华 (德州市中医院 253000) 【摘要】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病变之一,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ug/min或尿白蛋白为30~300mg/24h。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尚未出现严重的病理结构改变,所以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恢复为正常白蛋白尿。早期的积极治疗是有效延缓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措施。中医认为蛋白是人体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素问》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诸病源候论》中有“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因小便而精微出也”。脾升清、肾藏精,清气不升、肾不藏精,则精微下漏,统摄精微物质的关键在脾、肾两脏。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病机特点为“脾气虚弱,不能升清及运化精微;肾气亏虚,精微不固”。脾肾两虚是蛋白尿产生的主要病因,因此治本应以益肾健脾立法。基于此,对早期DN予健脾益肾治疗。结果显示,强肾丸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调节血糖、血脂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说明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确切疗效。 【关键词】 强肾丸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128-02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1.1.1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具有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ge;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ge;7.0mmol/L(126mg/dl)或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75克葡萄糖法,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ge;11.1mmol/L(200mg/dl)。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1.1.2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DN)诊断按照国际公认的Mogensen诊断和分期标准。早期DN(即Mogensen分期的Ⅲ期)诊断标准:3个月内尿检查连续两次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ug/min或尿白蛋白为30~300mg/24h,并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泌尿系感染,酮症酸中毒等引起尿白蛋??增加的因素。 1.1.3中医辨证脾肾亏虚证 小便频数,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1.2研究病例标准 1.2.1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者; (2)符合中医辨证脾肾亏虚型者。 1.2.2排除病例标准 (1)不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者; (2)不符合中医辨证脾虚肾亏型者; (3)研究观察期间因并发其他病变:如脑梗塞等需要其他治疗者。 1.3一般资料 1.3.1资料来源 病例全部来源于门诊和住院的患者。 1.3.2年龄与性别 符合入组条件的共112例次,男68例,女44例。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 将112例早期DN患者(中医辨证属脾肾亏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以下简称A组,n=56)和对照组(以下简称B组,n=56)。对照组治疗予口服糖适平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在西药控制血糖基础上服用强肾丸,组方:党参、黄芪、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覆盆子、芡实、金樱子、桑寄生、菟丝子。制成水丸,每14粒1克,每次9克,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服用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2.2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空腹及餐后血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脂、肾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服药4周、服药8周各查以上项目,分别记录。 2.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x-plusmn;SD)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3 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A组与B组的一般资料比较(x-plusmn;S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