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通同志先进事迹之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任通同志先进事迹之一:
短暂的生命,璀璨的人生
——追忆任通同志
2010年2月10日,年仅32岁的任通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去世的噩耗,令全所同志惋惜不已。任通同志生前是我们503组的副组长。作为学生,我和任通老师共同科研工作了三年半。他留给我很多回忆,然而因为他的无私和低调,很多对他的理解和认识,是在他去世之后,从追思会上和私下里的谈论中才更清楚的。在这里,我愿意把我知道的这位共产党员,这位优秀化物所科研人的一些追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在为他慨叹之余,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力量。
任通少时成绩优异,在科大少年班就读。初到化物所时,才25岁,已经是博士毕业来做博士后了。在老师们的记忆里,任通是个帅小伙,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做事利索。当时光催化和光伏电池是组里最想发展的方向。光催化研究已经有先后5名博士后的工作积累,逐渐摸出了路。而光伏电池研究还在设想中。从国家需要来说,光伏电池的研究极其迫切。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供给很紧迫。传统能源和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已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突出问题。然而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缓慢。因为没有先进技术,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应用。然而光伏电池的研究开展难度很大。这一研究对于设备,技术和科学知识要求都很高。我们组有没有任何相关经验。博士后短短两年能做出东西吗?谁也没有把握。但任通被李灿老师的治学精神所感染,被国家的需要所召唤。在认真的考虑后,他选择接受挑战,从此走上了光伏电池研究的道路。
他开始大量阅读文献。文献读不懂,他就看半导体教科书自学基础知识。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难的。面对全新的领域,他明智的先开展了过渡性的研究:水热溶剂热制备光伏薄膜。初步的尝试很振奋人心。获得了一些经验。随后他选择了电沉积制备光伏薄膜研究。这是有希望的研究领域,然而又非常陌生,需要完全从头开始。任通只能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咬着牙向前,学习积累。每一个小步的实现,都是付出了非常多的辛苦。很多实验细节都要请教和反复摸索。开始三个电极怎么摆放,都要找其他组的人请教。为了切割好导电玻璃,他就去市场上请教卖玻璃的师傅。没有装置,就自己动手,买回材料搭起来。新的电化学工作站不会用,他就硬把两大本总共几百页的英文说明书啃完了。一个周末,镀膜机不工作了,他仔细一段段的排查故障,终于发现断路的位置,修好了。用了几乎两整天。
光伏研究技术性很强,看似结果就应该在前面,实际做起来,波折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一个样品只有指甲盖大小,他做的样品,却堆满了几个抽屉。他被大家称为“辛勤的小蜜蜂”。然而,他并不觉得艰苦。他一工作起来就非常忘我,有时能还哼着愉快的歌。因为他知道他工作的方向和目的,他被激励着。每天早上8点前就到实验室,晚上常常到12点。从周一到周日,几乎从不休息。而每一点进展都是他巨大的快乐,他好像被研究目标照亮的一个光伏电池,不知疲倦。实验过程中的知识经验他都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乐观积极的态度,也感染着李老师和实验室里的每一个人。
博士后两年多的日日夜夜就这样度过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实验进展表明,采用溶液化学方法可以合成出具有相当性能的廉价的光伏材料,从而有望大大降低光伏电池的成本。这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业应用价值。虽然仅发表了一篇文章,但他的工作却打下了光伏电池研究的基础。工作出色的他,博士后出站留所。28岁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成为所内最年轻的硕士生导师。
在任通博士的带领下和感染下,陆续有学生加入到光伏电池的研究中。光伏小组正式成立。任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大工旁听半导体器件的课,邀请物理系老师来答疑。他还组织了和大工几个教授的合作,安排葡萄牙的孟立建教授来做访问学者。光伏小组逐渐成长壮大,已经走上了向拥有先进仪器相当力量的科研团队和多个研究方向蓬勃发展的道路。他也结了婚,有了小孩,生活幸福而充满希望的工作着。
正在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的时候,不幸却降临在任通的身上。2008年,他经常觉得腰背痛。一开始以为是太劳累了,后来竟更越来越严重了。不得已去医院,发现了肿瘤。
他保守着秘密。他在放假时匆匆做了手术术后仅一周他就面带微笑的回到了实验室,开心的告诉大家,“我没事了,挺好的,呵呵,好好工作!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谁知道,残酷的癌症实际在体内慢慢扩散,正吞噬着年轻的生命。
任通同志一直热爱党的工作。2008年,任通当选为五室党支部书记后,他创造性的开展了很多的工作,切实有效。同学们延期毕业的问题很严重,他就组织各个组辅导员,一对一的帮助同学解决遇到的困难。为了促进同学们科研,他组织了加强学风建设和实验记录的报告会,邀请了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给同学们讲授经验。他组织了党员观看电影《邓稼先》,向汶川地震默哀等活动,引导大家在平时的科研生活中提高党性。他把党的工作和研究生分会、团支部和工会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凝聚为团结向上,积极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