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浙大模拟试题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三)一、辨析题48%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并非同一概念。
2、集体主义会扼杀人的个性追求。
3、只要能满足人的需求的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
6、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二、案例分析题:32%
?问题:1、“三嫂”的哪些优秀品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 2、香港大学授予“三嫂”荣誉院士彰显了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个人反感的不文明开车行为 斑马线不减速让行2156票 夜间会车不关远光灯2045票 “加塞儿”,并线不打灯1928票 雨天不减速水溅路人1902票
?某市交管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的数据统计
全年查处交通违章总数 其中:机动车违章 非机动车违章 行人违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卷三
4、社会公共道德即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最基本最起码的生活原则。
5、虽然有劳动合同约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但劳动者有择业的自由,所以,即使劳动合同期限未满,劳动者也有权 提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1、香港大学授予“三嫂”荣誉院士。袁苏妹,人称“三嫂”,她没有上过学,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她没做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 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并被称为“香港大学之宝”
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袁苏妹从没想过,在自己 漫长的生命中,也有可能站在舞台中心。2009年9月22日,当香港大学向她颁发荣誉院士那一刻,这个82岁的老太太,“看起来神气极 了”。 她被安排压轴出场。这一天与她同台领奖的,有汇丰银行曾经的行政总裁柯清辉、香港富豪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以及曾获铜紫 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郭庆伟。与这些政商名流相比,这位老人的履历显得异常单薄:学历,没读过小学,除了自己的姓名,她当时还不会写 其他字;工作经历,从29岁到73岁,在香港大学的大学堂宿舍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
这场历年完全以英语进行的典礼,此刻因她破天荒地使用了中文。香港大学学生事务长周伟立先用英语宣读了写给这位老人的赞辞,接 着又以广东话再次致辞。直到此时,从未受过教育的袁苏妹才听懂,颁发院士的荣誉,是为了表彰她“对高等教育界作出独特的贡献,以自 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如果不是那一身黑绒红边的院士袍,她看上去实在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她走路很慢,弓着背,一副 典型的老态龙钟的模样。然而在港大人眼里,这个矮小的女人形象“高大”得近乎“一个传奇”。有人开始称她为“我们的院士”,但她显 然更喜欢另外一个称呼——“三嫂”。因为丈夫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三嫂这个称谓被港大人称呼了半个多世纪。“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 样。”很多宿舍旧生都会满怀深情地说出这句话。当然,就像描述自己母亲时总会出现的那种情况,这些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旧生,能回 忆起的无非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今年70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副行政主席梁乃鹏还记得当年考试前“半夜刨书”,三嫂会给他煲一罐莲 子鸡汤补脑。已经毕业15年的律师陈向荣则想起,期末考试前夕高烧不退,三嫂用几个小时煎了一碗凉茶给他,“茶到病除”。时常有学生 专门跑到饭堂找她聊天。男孩子总会向她倾诉自己的苦闷,诸如不知道如何讨女友欢心之类。女孩子也会找到三嫂,抱怨男孩子“只顾读 书,对她不够好”。多数时候,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珍惜眼前人”,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将不开心 的事忘掉”等等。每年毕业时分,都会有很多穿着学士袍的学生特意跑来与她合影留念。就连大学堂球队的比赛结果,三嫂也常常是第一个 知道消息的人。“输赢都好。”她乐呵呵地说。迎接球队的总是她最拿手的菜远牛河或马豆糕。那些大学时独特的味道,成为旧生每年聚会 时永恒的话题。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夸耀三嫂的手艺:“你知道吗,大西米红豆沙里面的西米直径足有1厘米,好大一 颗!”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将这些“大西米”煮软,三嫂要在灶台前站上两个多小时。为了让红豆沙达到完美,她只在其中放新鲜的椰 汁。而蒸马豆糕时,为了让它“有嚼劲”,她必须用慢火煲1小时,“不停地用汤勺搅拌”。然而自从上世纪70年代安装心脏起搏器以来, 三嫂再也无法继续在厨房工作了,这位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从此转做清洁工。男生们历来喜欢在饭堂开派对,每每狂欢到凌晨两三点,尽 管这早就过了三嫂的下班时间,但她总是等到派对结束,再独自进去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污渍。那个在凌晨的饭堂里独自拖地的驼背 老人背影,让许多学生总“不敢忘记”。直到今天,小女儿卫锦璧还记得妈妈“见学生比见家人的时间还多”。尽管竭尽全力工作,三嫂一 家当时的生活仍然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