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管理流程图.docx
工程施工管理流程图
??##一、引言
工程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达成预期目标的关键环节。一个清晰、合理的工程施工管理流程,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资源,规范施工行为,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等各方面目标的实现。本流程图详细阐述了从工程启动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施工管理流程及相关要点。
##二、工程施工管理总流程图
(一)项目启动阶段
1.项目立项
需求提出:建设单位或相关部门提出工程项目需求,明确项目目标、功能要求、规模、时间要求等关键要素。
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等方面的分析,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核后,提交相关部门进行立项审批,获得项目立项批复。
2.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经理任命:根据项目需求,选派具备丰富项目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
团队成员招募:由项目经理牵头,依据项目各阶段任务和专业要求,招聘或调配工程技术、质量、安全、造价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项目团队。
团队培训与沟通:组织项目团队成员进行入职培训,使其熟悉项目目标、流程、规章制度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信息畅通。
(二)施工准备阶段
1.施工图纸会审
图纸接收:由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全套施工图纸,并办理图纸交接手续。
内部初审:施工单位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各专业工程师等对施工图纸进行内部初审,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问。
会审会议: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召开图纸会审会议。施工单位在会上汇报图纸初审意见,各方共同对图纸问题进行讨论、澄清和解决,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编制依据: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现场条件等,收集相关资料作为编制依据。
内容编制: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涵盖工程概况、施工总体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资源供应计划等。
审核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然后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报监理单位审核,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批意见。
3.施工场地准备
场地交接: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办理施工场地交接手续,提供场地现状资料,明确场地范围、障碍物情况等。
临时设施搭建: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机械设备停放区等临时设施,确保施工期间的生产生活需求。
施工用水用电接入:与供水供电部门沟通协调,办理施工用水用电接入手续,确保施工现场用水用电供应满足施工要求。
4.材料与设备采购
编制采购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图纸,由项目物资部门编制材料与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采购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采购时间等。
供应商选择:通过市场调研、招标、询价等方式,选择合格的材料与设备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考察,建立供应商名录。
采购合同签订: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产品规格型号、数量、价格、交货时间、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条款。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材料设备到货前,通知相关人员做好验收准备;到货时,按照合同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验收,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数量等,填写验收记录。对不合格产品,及时与供应商协商处理。
(三)施工阶段
1.工程测量放线
测量方案制定: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控制点,由测量专业人员制定工程测量放线方案,明确测量方法、仪器设备、精度要求等。
控制点交接与复核:与建设单位或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控制点的交接,并对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控制点准确无误。
测量放线实施:按照测量放线方案,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和标高的测设,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测量成果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复核确认。
2.基础工程施工
土方开挖:根据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土方开挖方法和机械设备进行土方开挖。在开挖过程中,注意控制边坡坡度和基底标高,避免超挖或扰动基底土。
基础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基础钢筋的加工和绑扎。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锚固长度等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绑扎过程中要注意钢筋的位置准确,采用合适的绑扎方法和绑扎牢固。
模板安装:根据基础尺寸和形状,安装基础模板。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拼缝严密,防止漏浆。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模板尺寸准确、位置正确。
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