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细胞(免费阅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细胞(cell) 一、细胞的概念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自然界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对细胞学说的建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细胞的形态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有圆形、椭圆形、立方形、柱状、扁平、梭形、星形、多边形和具有突起及分支的细胞,这些细胞的存在形式是随着有机体的个体发生过程中结合机能的要求逐步分化而来的。 形态与机能有密切的联系,特殊的形态完成特殊的机能,形态与机能是统一的。 例如: 梭形的肌细胞能收缩; 精子有尾能运动。 图1 神经细胞有许多树枝状突起, 能传递神经冲动 图2 血液中血细胞是圆形的利于在血管中循环流动 三、细胞的大小 细胞的直径多为10~20um,小的细胞直径仅几微米,如最小的小脑颗粒细胞直径约4~5um;血细胞在5~12um之间;大的可达几厘米,如鸵鸟的卵细胞。 鸵鸟蛋每只有1kg重,大约相当于16~18个鸡蛋的重量 四、一般细胞的共同特点: 1、一般的细胞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2、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3、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 4、细胞都具有代谢作用、感应运动、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 5、细胞具有一定的寿命,它们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会不断地生长或变性、衰老和死亡。 图4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膜(质膜) 包在细胞外面的界膜叫细胞膜。包在细胞器外面的膜叫细胞内膜,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统称为生物膜。 1.细胞膜的结构 化学成分:蛋白质、脂类(磷脂、糖脂、胆固醇)、多糖、水、无机离子、酶、微量核酸 分子结构: (1)板层学说 (2)液态镶嵌模型 也叫《脂质、球状蛋白质镶嵌模型》。 脂质双分子层 球蛋白 糖类(细胞衣、糖衣)分布于细胞膜外表面 图5 细胞膜双分子结构 2、细胞膜的功能 (1)具有维持细胞的形态,并保护和屏障作用 (2)物质运输 被动运输(扩散作用):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能量。如:水、氧气、乙醇、糖、核苷酸等的运输。 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消耗能量。如K+,Na+,Ca2+等的运输。 胞吞作用:可分为吞噬作用和吞饮作用。 胞吐作用:即激素和消化酶的释放。 (3)参与信息传递:细胞膜上有很多种受体。 受体:对配体具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分子。是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多为糖蛋白。 (4)参与免疫反应:细胞膜抗原(糖蛋白)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如血型抗原。 (5)参与细胞识别:细胞对同种和异种细胞的认识,对自己和异己物质的鉴别。 (6)其他功能:能量转换、代谢调控、细胞运动、吸收、分泌、分化、防御、神经传导等作用。 (二)细胞质 细胞质的构造和功能:细胞质内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 1.基质:是细胞质中的液体部分,呈均匀透明不定型的胶状物,为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提供所需的一切底物,也是细胞进行某些生化活动的场所。内含水、无机盐、氨基酸、糖类、脂类、核苷酸、可溶性酶类、蛋白质、多糖、RNA等。 2.细胞器:细胞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小器官。(1)线粒体(Mitochondria) 圆形或椭圆形,电镜下呈双层单位膜构成的颗粒状或短棒状结构。 功能:含有120多种酶,进行生物氧化、提供能量,有细胞内“功能站”之称。 图6 线粒体 图7 电镜下线粒体结构图 (2)核糖体(核蛋白体)(Ribsome)由大小2个亚基构成,化学成分为rRNA和蛋白质。分为游离核糖体和聚核糖体。功能: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3)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① 粗面内质网(RER):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囊状结构,有核糖体附着。功能:参与蛋白质合成与运输。② 滑面内质网(SER):单位膜构成的小泡或小管状结构,无核糖体附着。功能:根据细胞类型定,参与糖元、脂肪、固醇、激素合成。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4)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意大利细胞学家高尔基于1898年发现。 由扁平囊泡、大泡、小泡构成的网状结构,靠近细胞核。功能:形成分泌颗粒,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合成多糖与糖脂,溶酶体。 图8 高尔基复合体 (5)溶酶体(Lysosome) 圆形或卵圆形小泡,外包单位膜,内有水解酶等多种酶类,其中以酸性水解酶为主。根据溶酶体内是否有作用底物,将溶酶体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又根据底物的来源,将其分为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和混合性溶酶体。 功能:异噬作用;自噬作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