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以问题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刍议以问题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
【摘要】自主学习型数学课堂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目的就是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精神,以达到学生既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也可以理解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问题;自主学习;数学;课堂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随着教学模式动态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以问题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建构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学习自主参与性为基点,既使之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也可以理解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理论概述
(一)概念
以问题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建构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抓手,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指导,通过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主动探索的能力。
以问题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的内涵,就是把数学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基点上,以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习相得益彰,在此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以问题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虽仍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但是“导”必须真正建立在“以题去导,为生定导”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特征
1.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前提,学生是信息接受、传播与加工的主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巧妙利用问题载体的优势,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凸现学生主动探究的价值意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和谐民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计划、自我指导、自我反思、自我监控,成为了活动的实践者、目标的选择者、内容的探究者、成果的评价者,学生通过自我与外部环境交互碰撞中获得知识,生生合作、师生协作作用不可替代。
3.平等开放
以问题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建构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师生人格的平等的基础,学生获得知识的机会是相对开放的,以问题为载体就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条件,当然问题的答案也是开放的,评价机制的制定也是开放的,这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以问题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建构对策
(一)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情境
情境中的诸多因素成为孩子们综合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情境,孩子们对此感到好奇,渴望发现、力求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因此,在实施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建构中,教师应该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多媒体课件中的录像、图片、声音、动画等作为问题情境,找准重难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抓住学生思维的活跃点,通过富有符合实际,又具挑战性与探索性的问题设计,使之产生疑问、激发兴趣,为自主学习与探索提供条件。
(二)以学生为主体主动探究
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探究,就是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经历一个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促使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按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积极操作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类比猜想、讨论交流,逐步解决所设计的问题。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低估,教师作为指导者,要通过对概念、图形背景、题目的条件或结论、题目的形式及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变化、引申,编制形式多样的问题,主动加入学生的讨论、交流、解答之中,并以示范、点拨等方式,方法指导,难点疏导,将问题不断引向深入。
(三)以教师为主导合作交流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的确立是以问题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建构的基石,教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全过程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价值,是激发学生“学”积极性的关键。
在教授“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时,教师首先以给出梯形具象的形式使学生得到整体的印象,继而以典型例题为切入点,渗透转化、旋转和平移的思想,利用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梯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教学的重难点,精心选择具有规律性的、难易适中的典型例题,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思考分析、探索实践,既使学生对已有或相关知识复习巩固,又可以促使学生对技能技巧,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领悟。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反思、总结,进而对其规律进行提炼。
在以问题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建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为导向,巧妙设计问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