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十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0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eq \a\vs4\al(1.)一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他阅读了《巴黎圣母院》《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亚非拉文学
eq \a\vs4\al(2.)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D.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eq \a\vs4\al(3.)“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
A.《唐璜》 B.《解放的普罗米修斯》
C.《人间喜剧》 D.《等待戈多》
eq \a\vs4\al(4.)“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出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这是对下列哪一位人物的高度评价( )
A.巴尔扎克 B.列夫·托尔斯泰
C.雪莱 D.雨果
eq \a\vs4\al(5.)荒诞派戏剧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属于现代荒诞戏剧,其主要依据是( )
A.作品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内容纯属虚构
C.内容多与鬼神有关
D.反映了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
eq \a\vs4\al(6.)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其中译本传到中国,激励了千千万万中国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品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 《母亲》
C.《百年孤独》 D.《战争与和平》
eq \a\vs4\al(7.)“因为他在小说中能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获得以上评语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著作《百年孤独》,其作者是( )
A.马尔克斯 B.泰戈尔
C.川端康成 D.索卡因
eq \a\vs4\al(8.)右图的认识( )
①是直接反映法国大革命历史事件的杰作
②是人们公认的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品
A.①不正确,②正确 B.①②均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②均正确
eq \a\vs4\al(9.)“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杆草帽的70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下列四幅画的风格与该描述相一致的是( )
A.《马拉之死》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向日葵》
eq \a\vs4\al(10.)在一次美术鉴赏课上,美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荷兰伟大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如右图),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最后得出了关于这幅作品的特点,你认为哪一点不符合史实( )
A.色彩强烈、富有个性
B.是“光”与“色”的最佳结合
C.效果生动明快
D.以写实手法为特点
eq \a\vs4\al(11.)19世纪中叶,根据“物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有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光学理论,有些画家认为光是“绘画的主人”,在绘画时应该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下列美术作品能充分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蒙克的《呼号》 B.莫奈的《日出·印象》
C.罗丹的《思想者》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eq \a\vs4\al(12.)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A.雪莱 B.毕加索
C.塞尚 D.巴尔扎克
eq \a\vs4\al(13.)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品主要有( )
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②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④凡·高的《向日葵》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eq \a\vs4\al(1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