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气人员救护技能培训演示文稿.ppt

发布:2018-12-21约4.12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员救护技能培训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动力能源中心 煤气防护站 冶金行业副产煤气组成成分 冶金行业副产煤气组成成分 煤气成份 CO2(%) CO(%) H2(%) CH4(%) N2(%) O2(%) CnHm(%) 高炉煤气 15 30 2 0.5 50 0.6 / 焦炉煤气 2 6 60 25 4 0.4 2 转炉煤气 9.6-18 60-80 0.8-1.2 /  1.2-2.6 0-2 / 煤气为什么会使人中毒 因为煤气中含有大量的CO,特别是高炉煤气约占30%(转炉煤气更高可达80%),而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比重是0.967与空气相似,且化学活动性很强,当其进入人体后,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把O2从人体中排挤出来,形成不易分解的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能力,致使人体呈现急性缺氧血症,严重时造成人死亡。 人在动和静两种状态下,呼吸快者中毒较重。 造成煤气中毒的常见原因 煤气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违章、作业环境CO浓度高、设备原因和泄漏煤气等原因,共占93%。 煤气中毒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新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未经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及试压,就急于投产; 2煤气设备泄漏没有及时发现; 3带煤气作业不戴防毒面具; 4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没有可靠切断煤气来源; 5用煤气取暖造成煤气中毒事故; 6煤气设施产生大量废气造成煤气中毒事故; 7生活设施与煤气设施相连通造成煤气中毒事故; 8煤气设备附近设休息室造成煤气中毒事故; 9在煤气设施附近逗留或在煤气作业时由于闲人误入作业区域造成煤气中毒事故; 10由于煤气设备设计失误,造成煤气泄漏引起中毒事故。 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是事故的重复性和多发性,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频率高,特别是在处理和抢救煤气中毒过程中往往造成事故扩大化,引起更为严重的伤亡事故 煤气中毒症状 CO中毒较容易引起后遗症 (1)严重的神经官能症; (2)颅神经障碍; (3)智力障碍、甚至失去自理生活能力; (4)中毒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等; (5)瘫痪; (6)锥体外系症状; (7)植物性神经障碍; (8)心血管疾病; (9)其它如:肝、脾、肾和胃肠等疾病 中毒程度及症状可分为如下三级 (1)轻度中毒:多因持续吸入低浓度的CO所致。患者有全身缺氧反应,如剧烈头痛、眩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全身无力、两腿沉重软弱等。此种病人如能迅速脱离有毒现场,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多能很快消失,一般不发生晕厥或仅有很短时晕厥,虽有上述症状,除脉搏加快外,一般无明显体外表征可见,此时抽血化验, 其碳血红蛋白含量多在20%以下; (2)中度中毒:上述中毒发生后,患者若仍继续停留干有毒环境中或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则前述症状明显加重,且全身疲软无力,双腿沉重麻木不能迈步,最初意识还保持清醒但力不从心,不能自救;继而很快嗜睡麻木,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进而昏迷。此时可见皮肤、粘膜呈膜樱桃红色(面颊、前胸、大腿内侧最明显)呼吸及脉搏加速可达40次/分及120次/分,对光反应迟钝、各种刺击反射减弱或消失。心率不齐血压偏低呼吸不整等,个别病人可能出现抽搐及全身强直。中度中毒病人昏迷大多可在6~8小时内恢复,一般不伴后遗症经及时抢救治疗可在数日内痊愈,此时抽血化验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多在30%~40%左右。 (3)重度中毒:中度中毒病人继续吸入CO致使病情发展成重度中毒,也可因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的CO而引起。此时患者可无任何不适而很快意识丧失,进入昏迷有的甚至立即死亡。 重度中毒的特点是昏迷时间长,程度深,正常有并发各种缺氧性损伤,如休克、脑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心肌损害、肺水肿、高热、惊厥等;治愈后常有后遗症发生。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多在50%以上。此外上述并发症中最常见而危险的是脑水肿,对重度中毒病人而言脑水肿均有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煤气中毒的抢救与急救 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和急救,是减少事故伤害和损失、挽救中毒人员生命和防止事故扩大化的决定性环节和措施。 如何组织现场抢救 1、煤气中毒的现场抢救,是一项紧急的军事行动,必须建立三级抢救体制(公司、厂、车间)有相应的组织、人员、设施、制度和应急措施; 2、煤气中毒现场抢救必须统一组织和指挥,一般应成立临时指挥机构,处理抢救事务; 3、必须贯彻抢救者要防护的原则; 4、必须贯彻先抢后救原则; 煤气事故抢救纪律 1抢救人员应绝对服从统一指挥。未经领导同意,不准随意行动; 2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或者空气呼吸器及抢救工具; 3跑步或强力劳动而引进呼吸急促时,禁止立即进入煤气地区; 4发现氧气呼吸器氧气或者空气呼吸器压力不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