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大地测量(二).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空间大地测量(二)
时间系统
陈义
chenyi@tongji.edu.cn
时间系统
• 1.时间的基本知识
• 2.时间系统
• 3.各种时间系统之间的关系
• 4.时间系统之间的换算
时间:时间间隔与时刻
• 时间: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判别事
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运动的快慢程度。
• 时间间隔:是指客观物质运动两个不同状态之间
所经过的时间历程。
• 时刻:是指客观物质在某种运动状态的瞬间与时
间坐标轴的原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10 ~ 1024 18
• 目前人类认识时间的水平为 秒
• 例:天体的年龄可达100多亿年,人类有文字记
载的历史有数千年,某些基本粒子的寿命只有 1024
秒。
度量时间的运动
• 选择一种连续的、均匀的物质运动量度时间,
这种运动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 1.必须是连续的周期性运动。
• 2 .运动的周期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
• 3.这种周期运动必须可复现,即可观测的。
• 目前选择的物质运动有:
• 1.地球的自转:世界时系统。
• 2 .地球的公转:历书时、力学时系统。
• 3 .原子内部电子跃迁时的电磁波震荡:原子
时系统。
时间频率基础
• 周期过程重复出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记为T
•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周期性过程重复、循环或振
动的次数,记为f 。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如下:
1
f
T
• 过去选择周期比较长的运动来计量时间,如
日、年。
• 现在选择周期非常短、频率非常高的运动来计
量时间,如原子运动。
时钟的主要技术指标
• 1.频率准确度
• 频率准确度是指振荡器所产生的实际振荡频率与
其理论值(标准值)之间的相对偏差。
• 2.频率漂移率
• 频率准确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称为频率偏移
率。
• 3.频率稳定度
• 频率稳定度反映频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所输出的
平均频率的随机变化程度。
人造钟的质量比较
时间系统
• 地球自转:世界时(Universal Time)系统
• 恒星时,真太阳时,平太阳时
• 世界时,区时
• 地球公转:历书时(Ephemeris Time)系统
• 历书时,地球动力学时
• 质心动力学时,地球时
• 原子振荡:原子时(Atomic Time )系统
• 国际原子时,协调时
• GPS时间GPST
世界时系统(1)
• 恒星时系统
• 参考点:春分点
• 恒星时的定义: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某地上子
午圈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恒星日 ,1个恒星日
等分成86400个恒星秒。恒星时与春分点的时间
以及天体的赤经和时角的关系如下:
S t t
S
S h
12
世界时系统(2 )
• 真太阳时系统
• 参考点:真太阳视面中心
• 真太阳日的定义:真太阳视面中心连续两次经
过某地上子午圈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做一个真
太阳日,1个真太阳日等分成86400s 。真太阳
时(视时)与真太阳时角关系如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