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六编民事责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编 民事责任
第二十四章 民事责任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概述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依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首先,民事责任的承担者(民事责任主体)必须是民事主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其次,违反民事义务是民事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
最后,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民事实体法。我国《 民法通则》 第十六章对此作了专门规定。
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概述
二、民事责任的特征
首先,它具有法定性。
其次,它具有强制性。
民事责任主体与相对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
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民事责任具有补偿性、恢复原状的性质
民事责任可因受害人依法行使处分权而获得减免
第二节 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行为的违法性 明确三点
二、损害事实 损害结果包括二大类
三、因果关系 需注意的问题
四、主观过错 过错的状态
第三节 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
一、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权利损害的。
不可抗力的法律含义,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它包括自然现象(如地震、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和社会现象如战争等意外事件)。
二、因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使合同不能履行或造成自己权利损害的。
三、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害而无不当或未超过必要限度的。
第四节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基本准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的基本内涵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不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只要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就应承担民事责任。
三、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在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的情况下,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第五节 民事责任的分类
总的来讲分两大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
但根据责任性质、内容和承担责任的情况等为标准来划分,可分为:
合同责任与非合同责任
单方责任与双方责任
按份责任、连带责任 举例说明
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
第六节 民事责任的形式与民事制裁措施
一、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责任形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返还财产,恢复原状
修理、重作、更换
支付违约金
赔偿损失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第六节 民事责任的形式与民事制裁措施
二、民事制裁措施
民事制裁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对有严重违反民事义务的当事人采取的惩戒措施。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民事制裁措施分为:
训诫、
责令具结悔过、
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
罚款、
拘留等五种形式。
民事制裁与民事责任的区别是:
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两者系属的法律关系不同。
两者的补救途径不同。
两者的目的不同。
第二十五章 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第一节 侵权行为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
我国民法上的侵权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行为人虽无过错,但仍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害行为,也属侵权行为。
前者为一般侵权行为 ,后者为特殊侵权行为 。
第一节 侵权行为
二、侵权行为的特征
1 .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 .侵权行为的构成一般以主观上存在过错为前提;
3 .侵权行为是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第一节 侵权行为
三、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
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都是民法上的概念,其责任承担也都是民事责任,同时侵权行为也可能与违约行为竞合,即一行为既是侵权行为又是违约行为。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首先,违约行为违反的是合同约定的义务,而侵权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而且这种权利主要表现为绝对权。
其次,违约行为一般无须违约人有过错,而侵权行为一般须以过错为要件。
再次,由于违约行为是以有效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因此,违约行为的受害对象是特定的民事主体,而侵权行为侵害的对象则是不特定的民事主体。
四、侵权行为之债的概念
侵权行为是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因侵权行为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为侵权行为之债,简称侵权之债。
侵权行为之债,是指因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从而在致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形成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第一节 侵权行为
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