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存货教案分析.ppt

发布:2016-04-29约1.6万字共9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涵义及特点 二、存货的分类 三、存货核算的主要内容 一、存货的涵义及特点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为了出售仍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将在生产中或提供劳务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和商品等。 ★存货的特点 1.属于有形资产 2.就其流动性而言,属于流动资产 3.有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 二、存货的分类 1.按照经济用途分类 (1)原材料 (2)在产品 (3)自制半成品 (4)产成品 (5)商品 (6)周转材料 3.按取得方式分类 (1)外购存货 (2)自制存货 (3)委托加工存货 (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5)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 (6)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 (8)盘盈的存货 三、关于存货范围的几点说明(P71) 第二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确认 1.存货确认的条件: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1.外购存货的成本构成 2.自制存货和委托加工存货的成本构成 (2)委托加工存货成本的构成 4.接受捐赠存货入账价值的构成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应按凭据表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其实际成本。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如同类或类似存货有活跃市场的,应按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其实际成本。如同类或类似存货没有活跃市场的,则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实际成本。 5.盘盈存货的入账价值的构成 按相同或同类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实际成本 。 第三节 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也称为是个别认定法或者分批认定法,是指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完全按照该存货所属购进批次或生产批次入账时的实际成本进行确定的一种方法。 2.先进先出法 是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去这一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先发出的存货按先入库的存货单位成本计价,后发出的存货后按后入库的存货单位成本计价,据此确定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月初结存存货数量和本月各批收入存货数量作为权数,计算本月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据以确定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进存货成本 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进存货数量 4.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平时每一次入库存货,都以原有数量和本批入库存货数量为权数,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据以对其后发存货计价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原有存货成本+本批入库存货成本 原有存货数量+本批入库存货数量 例1.华夏公司某年6月份A商品收、发、存资料(如下表) 已知:经具体辨认,6月7日发出的400件A商品中,有100件属于期初结存的商品,有300件属于6月5 日第一批购进的商品,6月18日发出的800件A商品中,有100件属于期初结存的商品,有100件属于6月5日第一批购进的商品,其余600件属于6月16日第二批购进的商品;6月29日发出的300件A商品均属于6月27日第三批购进的商品。 6月7日发出A商品成本=100×60+300×66=25800元 6月18日发出A商品成本=100×60+100×66+600×70=54600元 6月29日发出A商品成本=300×68=20400元 期末结存A商品的成本=100×66+200×68=20200元 6月7日发出A商品的成本=200×60+200×66=25200元 6月18日发出A商品成本=300×66+500×70=54800 6月29日发出A商品成本=100×70+200×68=20600元 期末结存的A商品成本=300×68=20400元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12000+109000 =67.22元 200+1600 本期发出A商品成本=67.22×1500=100830 期末结存A商品成本 =12000+109000-100830=20170 6月5日购进后移动平均单位成本=12000+33000 =64.29 200+500 6月7日发出A商品成本=400×64.29=25716元 6月7日结存A商品成本=12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