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1700字 .pdf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综
述
目录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综述1
1.1核心概念1
1.1.1社会责任1
1.1.2企业绩效1
1.2理论基础2
1.1.1可持续发展理论2
1.1.2利益相关者理论2
1•3社会责任主要指2
1.1核心概念
1.1.1社会责任
企业的责任括经济、社会、法律和道德四个方面的责任。其中社会责任是
指企业不仅要不断提升经营发展水平,获取稳定收益,为经济发展做出自身的贡
献,而且需要重视社会伦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所
需要承担的一切责任。因此社会责任是企业各类责任的组合,本文在研究互联网
企业的社会责任时,就是同时含了社会、经济、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责任,即企
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要保障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履行企业应当承
担的责任和义务。
1.1.2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是用于评价企业一定的经营期内所取得的经营成果的依据,一般是
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取得的成效。目前有关企业绩效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经典常
用的方法括以股东的权益净利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分析法、以利润增加值为核
心的企业经济增加值法(即EVA法)、基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等
维度全面分析企业绩效、以及托宾Q、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
润率等单一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方法等。不同的业绩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目前对
企业绩效的整体现状及评价的研究多是基于杜邦分析体系、EVA评价法以及平
衡计分卡等,而通过实证建模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研究,多以单一的财务指标作
为企业绩效的变量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通过盈利能力衡量企业的绩效,并以净
资产资产净利率作为盈利能力的具体测量指标。
1.2理论基础
1.1.1可持续发展理论
所谓可持续发展理论,即企业实现持续稳健的运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因素之一在于,保证收益的质量,收益质量的高低,对企业的持续稳健运营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收益质量过低,会导致企业丧失市场竞争力,无法实现持
续运营,收益质量较高,则企业可以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保障面临的收益风险
可控。且收益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有效应对偿债风险和资金短缺风险,收益主要
来自主营业务收入,具有较高的持续稳定性,这样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1.2利益相关者理论
所谓利益相关者,就是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利益向观众,这部分群体同时括
企业的股东、经营者,同时还括企业的员工、客户、政府、企业上下游的合作
企业等等。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可以更好的满足企业所
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比如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股东提供高额的投资报酬率,获
取充足的净利润支付员工工资及其福利,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政府创
造更多的税收收入、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形成品牌优势,实现持
续稳健发展。
1.3社会责任主要指标
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可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括股权所有者、供应商、
客户、员工和政府等,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积极履行对上述主要利益相
关性的责任:对于股权所有者而言,企业是否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所有者的权益,
可以以每股收益这一指标来测量,每股收益是指企业为单位普通股提供收益水平,
该指标数值越大,则代表对股权的权益保障越好。
企业的资产主要来自权益资产和负债资产,对于负债资产,企业需要积极履
行对债权人的权益,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本文选取流动比率作为对债权人责任履
行情况的测量,流动比率是指企业单位流动负债中,配置的流动资产情况,该指
标数值越大,则说明应对短期还款风险的能力越强,因此为债权人履行的责任越
到位。
供应商企业在供应链上合作的企业,对于供应商方面,可以考核应付账款周
转率,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公司应付账款周转效率越高,及时偿付对供应商的
货物款项,有效满足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但若应付账款周转率偏低,则说明公司
未能及时偿付供应商货款,因此对供应商的相关责任履行不到位。
企业的员工和客户,也是企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