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物营养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研究各种动物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生产目的、不同生产水平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特点及饲养标准。 本课程第一到第九章阐述了动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及它们的作用和代谢规律,第十章阐述了动物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从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阐述了不同生产目的营养需要特点及计算方法。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种类动物在不同生理情况下的营养物质需要量。 本章是对前述各章内容的总结。 第一节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一、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概念 二、饲养标准的种类 三、饲养标准的组成结构和内容 营养需要 nutrient reqiurements:分为两重含义。一般概念上的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维持生命健康、正常生长和良好的生产性能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要求。营养需要一般是指群体营养需要的平均值。不同的研究者可能给出不同的营养需要量数值。 有时营养需要特指权威部门批准并以文件形式发布出来的动物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在2004年发布了第二版猪的饲养标准,美国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美国家研究委员会)在1998年发布了第十版猪营养需要 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规定了各种动物为了获得不同生产目的和生产性能对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量定额,并介绍了包括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及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数据等相关资料,是各国公认的权威部门发布的一整套数据和资料。 营养需要的概念与饲养标准对等时,应是指权威部门发布的营养需要量。因此,营养需要具有更广阔的内涵,但饲养标准一定是具有权威性的数据,只有权威部门发布的营养需要才具有与饲养标准同等的内涵和意义。 按动物的种类分类:按动物种类制订的饲养标准,如猪、家禽、肉牛、奶牛、犬猫、绵羊、山羊、实验动物、鱼、兔、马等的饲养标准。 按发布国家分类:如美国NRC、英国ARC、法国AEC、中国的国家标准。 按标准发布的机构分 国家规定和颁布的饲养标准,称为国家标准,我国的国家标准代号为GB。 行业发布的标准为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的代号,农业为NY,水产为SC; 大型育种公司根据各自培育的优良品种或品系的特点,制定的符合该品种或品系营养需要的饲养标准,称为专用标准。 三、饲养标准的组成结构和内容 不同国家发布的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内容,但也存在差异。 (一)美国NRC动物营养需要的组成结构:美国标准的制定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由NRC组织制定。包括奶牛、肉牛、马、绵羊、猪、家禽、兔、犬、猫、实验动物、毛皮动物、鱼类等饲养标准。NRC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标准进行修订,如奶牛、猪、家禽等已修订了10次。结构上包括序言、营养研究的进展、营养需要量表、饲料营养价值、典型配方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序言(preface):阐述了本次修订的主要变化、增加的新内容、修订工作的时间跨度及最终的完成时间等。 研究进展(progress):对到目前为止的有关研究资料进行总结,按不同的专题进行详细的总结和阐述,是制定本版营养需要量的依据。 营养需要量表(requirement tables):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每个营养指标的具体数值。 饲料营养价值表(feed value tables):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该种动物常用饲料原料的能量、营养成分含量及生物学效价的数据。 典型配方(typical feed formula):根据营养需要定额而配制的具有代表性的配方,供使用者参考。 参考文献(refrences):列出了制定标准所依据的数据来源,以便读者查阅和参考。 (二)我国饲养标准的组成结构 我国从1976年开始饲养标准的起草工作,由官方发布。1986年发布了第一版正式的猪、鸡、奶牛饲养标准。2004年,农业部发布了新修订的猪、鸡、奶牛、肉牛、肉羊的饲养标准,属于农业行业标准,替代了旧版标准。 以鸡的饲养标准为例,标准包括封皮部分,有标准的名称、编号、发布日期、发布的机构等内容。前言部分包括起草的单位、个人及对旧标准的替代情况说明。 我国的饲养标准中的核心部分是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这是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核心内容。 我国饲养标准没有研究进展综述,也未列出参考文献,同时没有典型配方。 1、饲料营养物质的含量:是猪和家禽等单胃动物饲养标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以百分数和每千克饲粮养分含量表示,一般以饲粮风干基础或干物质基础表示。不同的指标用不同的单位表示。 能量:用MJ/kg或kcal/kg表示。 粗蛋白、氨基酸、常量矿物质、必需脂肪酸:用百分数(%)表示。 微量元素用mg/kg表示。 维生素A、D、E用IU/ kg表示; B族维生素用mg/kg表示。在猪的需要量中,维生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