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学中国画教学中要注重意象思维的培养正文精选.doc

发布:2018-01-29约1.9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号 0322050027 编号 200622050027 分类 文学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Adult Education Bachelor’s Thesis 论文题目 中小学中国画教学中要注重意象思维的培养 作者姓名 张 瑞 屏 指导教师 郭 珂 所在院系 美 术 学 院 专业名称 美 术 学 完成时间 06年8月10日 中小学中国画教学中要注重意象思维的培养Ξ 张 瑞 屏 (指导教师:郭 珂) (洛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2) 摘 要:意象思维和写意性艺术观是中国画创作的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在中国画的学习中应是首当其冲的。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画教学中培养“意象思维”和“写意性艺术观”的重 要性,针对当前中小学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重技法形式而忽视对学生意象思维和写意性艺术 观培养的现象,指出应当在中小学的中国画教学中重视意象思维和写意性艺术观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 意向思维 写意性艺术观 中小学中国画教学中要注重意象思维的培养 一、对中国画教学方式的探讨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出乐观的前景,但是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有不少的理论和实践、标准与方法的差异与疑惑。在新课标的教学指导思想中明确的提出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广泛的文化素养,而在现阶段的中国画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把学生局限在单纯的绘画技法训练中,只注重表面的方式与成效,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以“今天学(会)了画什么”为主,去枝存叶,舍本求末,缺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与培养,从而造成了学生认知上的根本偏差,使其对中国画的本质与内涵忽视或认识不清,使新课标的教学目的得不到良好的贯彻与落实,如果不及时的纠正教学中出现的这种情况,必将使中国画的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中小学的中国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意象思维和写意性艺术观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探析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历代不断的革新变异,以借物咏怀作为展现民族文化思想与审美观念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建构以行成自己独特的精神面貌与艺术风采。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国画的创造精神最注重竟象,讲究“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中国画以物抒性,以情表意,既注重了物象的客观性﹑典型性,又使其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常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创作原则。由此看来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就的意象思维和写意性艺术观是中国画最根本的精神基石,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正是这种精神观,思维观的存在,才使中国画表现出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内涵。 纵观数千年的中国绘画史,细察灿若群星的人物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从战国帛画到敦煌石窟,从唐代的仕女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鸟,从徐渭、、[1] 李永正 主编的[新课标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2] 皮道坚 主编的[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2002.9 [3] 韩 玮 主编的[中国画]2002.7 附件3 洛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毕业生 申请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美术学院 院(系) 姓 名 张瑞屏 专 业 美术学 学 号 0322050027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题目 论文答辩小组及组长 姓 名 职称 工作单位 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 附件4 洛阳师范学院成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姓名 张瑞屏 院系 美术学院 专业 美术学 学号 0322050027 论文题目 中小学中国画教学中要注重意象思维的培养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评定成绩: 评定小组组长签名: 院(系)主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洛阳师范学院**届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洛阳师范学院2006届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8 1 宋体小四号 宋体四号 小四宋体居中 三号黑体居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