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精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工笔和写意为主的花鸟画传统。 本课总结 西方古典绘画:善用色彩、光影、质感、空间的表现手法对景物作深入的写实描绘 中国画:不以盲目的模仿景物外在形象为目的,而是借助花鸟形象和笔墨意趣,表达自己的诗意情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艺术与世界互相交流,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 本幅描绘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鸣叫示警。山喜鹊属鸦科鸟类,有卫护领域的习性。一只腾空飞来助阵,一只据枝俯向鸣叫,并向闯入者张翅示威,野兔知道这是威胁性不太大的鸟类,无需像遇到鹰隼那样紧张,故伫足回首张望。三者动态与呼应之关系,恰构成似有「S」型之律动感。还有树木的枝叶、竹、草均受风而有倾俯之姿,更增添了活泼生动的声势与神韵。崔白是开始发挥写生精神的画家,靠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摆脱花鸟属装饰图案的遗影,开创新的发展方向。 * * * * * * * * * 韩海英 中国花鸟画:用中国的笔墨和宣纸等工具,以花、鸟、虫、鱼、禽兽等动植物形象为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 静物画: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主要为用油画颜料在布上绘画. 中西画家绘画的最终目标分别是什么呢? 本课知识点: 1、中西对“写生”一词的不同用法 2、中国花鸟画的折枝构图法 3、中国花鸟画家赋予花鸟画的特殊情感 4、中国花鸟画西方静物画在造型手段上的区别 重点: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基本差异 中西绘画比较 野兔 (德)丢勒 “写生” 中西绘画中对“写生”一词理解的不同表现 怎样理解花鸟画的“折枝构图法”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中国画家如何将个人的诗意情怀赋予自然的花鸟虫鱼的? 《花篮图》 宋代 李嵩 《水果篮》 意大利 卡拉瓦乔 探讨、展示、点评分工 5组,后黑板 4、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在造型手段上的的区别? 点评组 展示组 内容 9组 4组,后黑板 3、中国画家如何将个人的诗意情怀赋予自然的花鸟虫鱼的? 6组 3组,后黑板 2、试着理解中国花鸟画的折枝构图法? 8组 7组 前黑板 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组 1组,后黑板 1、中西美术对“写生”一词的不同理解? 在1、4、7、3、6、9组展示点评时2、5、8组准备补充、质疑。 在2、5、8组讨论展示时,非展示小组准备补充、质疑。 本课小结 中国花鸟画 西方静物画 比较 ‘写生’内涵 构图方法 表现方法 审美追求 直接以实物为对象的绘画方式 对静止形象进行深入地观察 与刻画,展现逼真的视觉效果 写物之生意,要贵其神似, 对花鸟形象的生动感觉和 作者审美联想的表达 组合法, 有目的的组合摆放 析技法, 进行立意的组合 整体对比法 光影、色彩 再现形体、质感与空间 局部生动法 书画同源 墨分五色 客观之真,理想之美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表达个性 中国花鸟画:意在传神、造型简练 西方静物画:意在传达视觉的真实再现 写生即写出生意。主要依靠看和记忆。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 墨分五色指中国画以墨代色,由于笔中含水量的差异,产生了焦、浓、重、淡、清的变化。 书画同源:诗书画印相辉映、墨彩留白传画精 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 注重“写生”——追求画面的生动效果,不一定直接面对去描绘。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 的心情。 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号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朱耷 《荷花水鸟图》 朱耷 朱耷(1626~1705) 中国清代画家。僧人。原名统。江西南昌人,明宗室后裔,明亡后出家。署款时常将“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愤懑。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一生清苦,命运多舛,这形成了天才艺术家必须的人生苦难,更造就了他的艺术价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