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学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文明的标志:1、城市2、文字3、复杂的礼仪建筑
△、海洋文明?
特征:开放,包容,平等,民主。
政治制度:体现民主、开放。
原因: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小国寡民,城邦长期自治;先哲的民主思想。
△、大河文明(农耕文明)
特征:稳定持重,但不思变革;注重防卫手段,但缺乏出击精神;推崇道德,但轻视效率;安贫乐道,但不具冒险精神。
政治制度:体现皇权专制、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制度。
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
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草原文明(匈奴、蒙古)
特征:游牧生产规模大、迁徙范围大、尚武精神强、汗国兴亡迅速、宗教信仰庞杂。
●启示(认识):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文明。人类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别。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并处,促进其共同发展。人类文明是多元的,我们应拥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
一、古希腊历史的演变: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黑暗时代→城邦国家(了解)
爱琴文明(前2000—前12世纪)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泥版文书、尚武好战(与前者明显的不同)
二、希腊城邦制度
(1)城邦含义:前8~前6世纪,是一种国家形态,也称“城市国家”;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新加坡)
(2)形成:公元前8~6世纪,希腊出现两百多个城邦,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3)特点
①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是城邦的主要特征。彼此分立,联系密切。
②各邦都有公民大会,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决定城邦政体的类型。
君主制: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很少
僭主制:非法取得个人独裁,公民有一定权力
贵族制:贵族掌握政权、公民权有所上升
寡头制: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有一定权力
民主制:公民掌权、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③城邦公民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边区居民、外邦人、奴隶、妇女都没有公民权。
公民地位: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公民概念: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
◆ 祖籍本邦 ◆ 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 ◆ 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
公民权力:公民直接参与城邦和地域,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④城邦政体呈多元状态,最为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如斯巴达)和民主制(如雅典)。
意义: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闻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4)实质:城邦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5)影响:①孕育民主政治的摇篮;②培养优秀参政素质的公民。
(6)对比古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不同
?
项目
古希腊城邦
中国诸侯国
产生
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自然发展而成
宗主分封形成
特征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臣属宗主,独立性较强
政体
贵族制、民主制为主
君主专制
经济
商品经济发达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结果
没有形成统一帝国
相互兼并形成统一帝国
?
三、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地理概况: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多,海岛星罗棋布。半岛上重峦叠嶂,山势陡峭,难以翻越。(概括:山地较多,土壤贫瘠;海洋阻隔、海岛众多;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
影响
(1)政治方面:为众山所分割、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古代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公民直接参与民主政治,不易形成专制。各国情况不同,政治特色也不同,形成古希腊多元政治的特色。
(2)经济方面:平原少,土地贫瘠,只利于种植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粮食不能自给,这就刺激了古代希腊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的发达,也使希腊的农业和工商业都具有面向市场的特点。
(3)价值观念: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与发展亦要求有相应自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有助于平等观念形成和民主政治建立。
(4)民族精神(对外关系):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长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优遇的航海条件为这些海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勇于探索、开拓的民族精神。
【特别提醒】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和西方的古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孕育古希腊文明,尤其是民主传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体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切忌认为地理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