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地区臭氧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26约1.14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地区臭氧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各种废气排放也随之增加,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空气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臭氧是一种对人体和动植物健康有害的气体,其产生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光化反应形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气中的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上海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其空气质量问题尤为严峻。因此,对上海地区臭氧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该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开展上海地区臭氧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上海市区臭氧浓度时空分布及其污染特征。具体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构建数值模型。选用CMAQ(CommunityMultiscaleAirQuality)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较强的气象化学处理能力和较好的仿真效果,可有效模拟上海地区臭氧浓度时空分布。

2.整理数据。对上海地区本底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存储,同时整理污染源数据和气象数据,以提供给数值模拟使用。

3.模拟分析。采用CMAQ模型对上海地区臭氧数值模拟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不同季节、不同污染源下的臭氧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空气质量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三、研究预期成果

1.细致地了解上海地区臭氧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上海市区臭氧污染严重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分析不同污染源对于上海地区臭氧污染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空气质量管制政策提供依据。

3.发现臭氧污染的主要成因,为后续的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四、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1-6周):查阅文献,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确定数值模型、整理相关数据并建立数值模型。

第二阶段(7-12周):对CMAQ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优化模型参数,确保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第三阶段(13-18周):对上海市区臭氧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定量评估。研究不同污染源对臭氧污染的影响。

第四阶段(19-24周):编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根据研究结果反复修改论文,形成完整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预算

本研究需要的主要预算为:计算机设备购买(5000元),研究人员工资(15000元),文献检索和收集费用(2000元),差旅费(3000元),其他杂项(1000元),共计26000元。

六、可行性分析与难点预测

通过对市区本底观测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并结合大量的文献研究,应该能够建立出较为可靠的数值模拟模型,分析出上海地区臭氧污染的规律及其与污染源的关系。其中难点主要在于数据的整理与处理以及模型的参数优化。此外,模型的时空分辨率也会对研究结果的精度产生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