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公共政策制定.pptx

发布:2019-04-24约4.93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2;公共政策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类是广义上的公共政策过程,从政策问题的确认开始,一直到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为止;一类是狭义上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从确认政策目标到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前者从宏观的角度,关注问题从确认到政策终结的一个完整周期;后者从微观角度,研究政策方案的决策过程。 本书公共政策规划取狭义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5;3、公共政策制定的模式 ;(2)有限理性模式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是由美国学者西蒙提出的。在他看来,只是得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及被选行为范围的有限性,决定了完全理性在实际行动中是不存在的,他提出了相对满意的决策准则。 在决策时决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限度的备选方案,如果拟用方案满足或超过了所有这些标准,那么这个方案就是令人满意的。 ;(3)渐进决策模式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在批判传统理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渐进模型。他认为政策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政策制定者对以往政策性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决策者要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政策不断进行调适。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试验、反馈和调整的过程。 渐进决策方法将决策的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的目的。 ;(4)混合扫描模式。 由社会学家埃奇奥尼所提出,指在政策选择和执行过程中对信息的不断寻找、收集、加工、评价和权衡。 他把决策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操作性决策两个层次。战略性决策在高层次上作出全面性、根本性的考虑,这一层次虽然强调理性,但不要求像理性模式那样作出精细的分析和择优,只要求留下一个或几个需要重点考虑的方案。操作性决策过程中,会将整个过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小决策或者小步骤,选择容易的限制性,把较难的放在后面执行。战略性决策比较接近传统理性模式,操作性决策更接近渐进决策模式。 ;10;11;12;(2)政治因素   公共政策目标是政治过程的产物,而不是个人决定的产品,因此,必须考虑政治因素。以往人们假定决策者是大公无私的、以追求公共利益或者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原则的。但是,正如公共选择学派所指出的,决策者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是自利的,他们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原则,因而在确定目标时,不能不考虑自身的政治利益。同时,利益集团的存在也是影响政策目标的重要因素。每个社会都有许多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有着自己特殊的利益,他们总是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决策者。因此,在确定政策目标时,应该考虑决策者的政治立场和政治需要以及各个利益集团对政策目标的影响。政治家或者决策者本身是与政策目标密切相关的的因素,不能认为他们是超脱于党派和集团利益之上的中介者或者调停者,必须弄清他们的政治立场、政治需要和政治观点,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评估这些立场、需要和观点是如何影响相关的政治目标的。特别是在代议制民主社会中,许多决策者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受利益集团影响的政策目标不一定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或者反映公共利益。 ;(3)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    由于现实的公共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使得政策目标具有多重性和冲突性。正如韦达夫斯基所指出:政策目标总是具有这样突出的性质——多元的、相互冲突的和含糊的。如何求得各目标之间的综合平衡是非常困难的事。奎德认为,如果在目标问题上存在争论,即人们不能在目标问题上达成一致或者无法确定目标,那么应该努力寻找一个能取得共识的更高一级或者更一般的目标。寻求这种统一的方法是看更高一级的组织层次,通过更高层次的目标分析或者是原初目标的一致性检验来作出决策。如果这种单一目标的努力失败,我们可以寻求最优化途径和满意途径来确定一个偏好目标。 ;15;16;17;18;19;20;21;22;23;24;25;评估与择优的步骤; 2、方案展示与比较 ?   择优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判断和选择。所谓比较,就是既要抓住诸方案间的共同点,又要注意诸方案间的差异,专注于研究它们的异同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这里需要用简单的预测技术和基本模型来描述各种选择的效果。这种比较,必然揭示出满足标准、符合需要的一些评估方案,也可能会排除那些不需要附加分析就可以弃置的方案。比较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或者是整个决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反映了决策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的经验、眼光、胆识和品德。 ; 3、讨论  从不同角度、不同要求、不同场合、不同结果对已拟定的政策方案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求收到 兼听则明的效果,保证择定方案的科学性、可靠性和严密性。   4、审查和评定,即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论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