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案例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docx
观察案例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
PAGE2
观察案例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
观察案例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
一、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中班的孩子对“我自己”特别感兴趣,他们经常在跟自己比高、比矮,有时还会对着镜子笑嘻嘻的看看自己,摸摸自己,还会对自己的脸、手、脚等进行小小的“破坏”……他们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活动我的自画像。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能在活动中听从教师的指挥,并愿意与同伴合作绘画。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体验活动的乐趣。
难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具,油画棒,画纸。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教师播放课件“我的自画像”。
(二)观察案例,探索交流
1.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长得什么样子?你从图片中知道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特征。
教师:“你觉得他长得高还是矮?他长得胖还是瘦?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教师小结。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还有谁也画的是他自己,他是长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征?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结合图片内容,引导幼儿了解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
5.能听从教师的指挥,与同伴合作绘画。
6.教师分发材料,幼儿绘画(时间约8分钟)。
教师:“我们现在一起来画一画我自己吧。”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把自己的外貌特征画在画纸上。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交流,评价活动。
教师:“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呢?”幼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三)活动延伸,拓展兴趣。
请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请他们猜一猜你画的是谁?并把作品张贴在家中展示区。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观看课件、观察案例图片、引导幼儿回忆交流、教师小结等环节让幼儿了解自己基本的身体情况,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并且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的很活跃,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但在活动中有个别孩子过于活跃,不够认真,因此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绘画环节中孩子们都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进行绘画并表现出自己的一些特征,部分孩子能够与同伴合作绘画。整个活动孩子们都表现的很好,但也有部分环节需要改进和调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并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观察案例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中班幼儿的案例,进一步反思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升教育实践的能力。
二、活动过程
(一)案例呈现
案例一: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但小杰小朋友一直不愿意参与游戏,总是跑出游戏场地,还干扰其他幼儿游戏。教师多次提醒小杰参与游戏,但小杰仍然我行我素。
案例二: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画太阳,幼儿都按照教师的要求画出了不同姿态的太阳,只有小刚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画出太阳,而是画出了太阳的影子。教师要求小刚重新画一个太阳。
案例三: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投掷沙包,有的幼儿扔沙包姿势不正确,这时教师不但不及时纠正幼儿扔沙包姿势,反而与幼儿发生争执。
(二)分析与反思
1.教师要关注幼儿,注意幼儿的情绪体验,努力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上述案例中,当小杰不愿意参与游戏时,教师可以调整游戏方式或调整游戏内容来吸引其参与。当小刚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画出太阳的影子时,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其理解教师的要求并重新完成作品。
2.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有的幼儿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知识技能,有的幼儿则更善于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机会,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要。
3.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相信每个幼儿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努力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支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是否有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能否促进每个幼儿的最大发展。此外,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注意增强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面对问题行为幼儿时要有耐心、不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行为。
4.教师要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