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预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预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心理健康的标准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热爱生活,积极工作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人格完整和谐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身体疾病案例:感冒 主诉:患者发热,一般持续2-3天;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还可伴有头痛、精神不佳、全身乏力 诊断:上感 治疗:1、充分休息、多饮水 2、对症药物治疗 情况重者可致: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等 预防:坚持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感冒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 学习内容 精神疾病的相关概念 精神疾病的分类 影响精神疾病的发病因素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预防 一、精神疾病的相关概念 神经病 神经症 精神病 精神疾病 神经病 神经病不等于精神病,它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发生器质性疾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脑血管疾病、癫痫、中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 神经症 亦称神经官能症。它是指非器质性的、大脑神经机能轻度失调的心理疾病。它与神经病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器质的、病理的改变。 精神病 精神病不等于神经病,它是精神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类,与其他疾病最大区别在于自知力的缺陷与丧失,对自己精神症状丧失判断能力,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的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精神疾病,包括属轻度性质的神经症、人格障碍、身心疾病和重度的精神病。 二、精神疾病的分类( CCMD-3) (一)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 病、反应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 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二)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病) (三)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 (四)反应性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癔症 (五)人格障碍 (偏执、反社会性、冲动性、表演 性、强迫性) (六)心理生理障碍(心身性疾病、神经性厌食、 失眠、性功能障碍) CCMD-3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CCMD)目前为第三版(CCMD-3)。 ICD一10WHO公布的《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目前已出版到第10版(1992年),简称ICD-10 DSM-IV 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 (1994年) 三、精神疾病的发病因素 生物因素 三、精神疾病的发病因素 家庭与社会因素 三、精神疾病的发病因素 心理因素 个性因素:内向、敏感、脆弱、不合群。 成长过程中有无错误观念形成 记忆中有持久的负性情绪的记忆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偏差 心理发育有停滞或倒退 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预防 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预防 (一)神经症 神经衰弱 焦虑症 强迫症 恐怖症 (一)神经症 神经衰弱: 特点:疲劳、易激惹、头痛、失眠、注意力集中困难,缺乏享乐能力,无器质性病变。 案例 小王觉得自己病了,这一年来她感到头痛、头昏、疲乏无力、失眠、多梦、食欲不好,体重下降,学习起来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精神不能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整个人好像丧失动力,脾气变坏,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感到吃力,但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想个不停,无法自控。经过内科和神经科做脑电图、CT等检查,结果正常 (一)神经症 焦虑症: 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患病者的焦虑与惊恐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或其紧张不安与惊恐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称。 案例 小陈,女,大学物理一年级学生,因焦虑失眠就诊。小陈从小到大成绩名列前茅,从不用家长老师操心,本来一直以自己的物理高考成绩而自豪,而进入大学后普通物理考试没有合格,从此一蹶不振,对集体活动不闻不问,特别害怕物理,班级人际关系紧张,失眠,做恶梦,怕别人看出她有很多题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