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案:2.1电流、电阻、电动势(选修3-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案:2.1电流、电阻、电动势(选修3-1)
【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点击 热点提示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阻的串联、并联
电源的电动式和内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功率、焦耳定律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导体伏安特性曲线U-I图像和I-U图像的应用以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和电流关系图象的应用
应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电路的动态分析,题型多为选择题
含容电路、含电动机电路等的分析和计算,以及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判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电路中的电功和电热的计算,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电学基本仪器的使用及读数,电学实验以及相关电路的设计,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考纲知识梳理】
一.电流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由低电势点流向高电势点(由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强度:
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I=q/t 。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1mA=10-3A,1μA=10-6A。
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中,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q应为正负离子的电荷量和。
电阻
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叫导体的电阻。
定义式:R=U/I,单位:Ω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流无关。
电阻定律
内容: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公式:R=ρL/S。
适用条件:粗细均匀的导线;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电阻率:反映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金属);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半导体和绝缘体);有些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如锰铜和康铜)。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且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材料称为半导体,半导体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掺入微量杂质特性。
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超导体。
q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
2、定义式:E=W/q
3、单位:伏(V)
4、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静电力做功
由得I=neSv
2、区分种速率:(1)电流传导速率m/s。
()电荷定向移动速率I=neSv中的v是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约为m/s(机械运动速率)。()m/s
3、归纳一下和电流有关的各种表达式
I=neSv (微观)
(天津高考)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质量为m,则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L的电子束内的电子数为【 】
A B.
C。 D。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以知道,电子束经过加速电场后的速度为:
电子束运行△L所需要的时间:t=△L /v=
由电流定义式I=Q/t=Ne/t可以知道:N=It/e=,所以答案B正确。
答案: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流的定义式,由此题可以看出高考并不都是高难度的题,其实大多数都是中等难度以下的试题,对此种题,我们应该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给予重视,抓住基础,从基础出发,对于高考来说还是很有效的,注重基础。可知A正确。
2、(09年北京卷23).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横截面的液体体积叫做液体的体积流量(以下简称流量)。由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测量非磁性导电液体(如自来水、啤酒等)流量的装置,称为电磁流量计。它主要由将流量转换为电压信号的传感器和显示仪表两部分组成。
传感器的结构如图所示,圆筒形测量管内壁绝缘,其上装有一对电极和c,a,c间的距离等于测量管内径D,测量管的轴线与a、c的连接放像以及通过电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三者相互垂直。当导电液体流过测量管时,在电极a、c的间出现感应电动势E,并通过与电极连接的仪表显示出液体流量Q。设磁场均匀恒定,磁感应强度为B。
(1)已知,设液体在测量管内各处流速相同,试求E的大小(去3.0)
(2)一新建供水站安装了电磁流量计,在向外供水时流量本应显示为正值。但实际显示却为负值。经检查,原因是误将测量管接反了,既液体由测量管出水口流入,从如水口流出。因为已加压充满管道。不便再将测量管拆下重装,请你提出使显示仪表的流量指示变为正直的简便方法;
(3)显示仪表相当于传感器的负载电阻,其阻值记为 a、c间导电液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