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与防范整改措施(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参考答案第七章
B
A
A
C
C
D
ABCD
AB
ACDE
CDE
ABCE
ABD
BCD
ABCD
ABCE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存在的危险包括:(1)火灾:燃烧系统。(2)锅炉爆炸:燃烧系统。(3)容器爆炸:柴油储罐、储氢罐。(4)其他爆炸: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5)触电:发电机组、配电与送电系统。(6)车辆伤害:储煤场。(7)灼烫:燃烧系统。(8)淹溺:汽水系统。(9)机械伤害: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10)中毒和窒息:制氢系统。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有:(1)严格按照焊机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电焊机。焊前应检查焊机和工具的完好性能,接线应请专业电工进行。焊工应持证上岗。(2)在焊机上尽量安装使用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3)按规定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并有完备的消防系统或消防设备。(4)当利用系统管道、厂房的金属构架,轨道或其他金属物搭接作为焊接接地回线时,要首先检查焊机二次线圏或上述接地回线系统等是否接地良好。(5)在通电情况下,不得将焊钳夹在腋下而去搬弄焊件或将焊接电缆线绕挂在脖颈上;在移动焊接电缆线或接地回线时,手不要捏在导线的裸露部位;更换焊条或用手捏住焊件进行点焊固定时,一定要戴好电焊专用手套。(6)尽量避免在潮湿地方和雨雪天气进行焊接作业。(7)焊工应严格按规定穿戴好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在锅炉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严禁赤膊。(8)实施焊接前,应对焊点周围可燃气体的浓度进行测定,并制定防护措施。(9)焊接操作期间,应对焊接点周围和可能出现的泄漏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测。防止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措施有:(1)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按国家行业管理的各项法律法?1的要求,强化行业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2)提高全员特别是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情况,一定要严格履行必要的验证手续;对负责人必须进行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3)规范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技术管理、施工管理。(4)加强相关负责部门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其统计范围包括:①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②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③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本案例中,直接经济损失为:设备损失+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丙住院治疗费+支付乙赛属抚恤金+丙歇工工资+事故罚款=500+30+80+25+3+15=653(万元)。(2)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其统计范围包括:①停产、减产损失价值;②工作损失价值;③资源损失价值;④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⑤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⑥其他损失费用。本案例中,间接经济损失为:停产损失+补充新员工培训费=300+1=301(万元)。在操作过程中和事故处置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有:(1)乙违规操作,不能用铁制板手进行操作。(2)发生事故后,甲不应手足无措,带着丙慌忙离开现场并赶赴医院。应及时报警,并打电话通知消防队、救护车,以及该厂负责人,召集厂内人员尽力灭火。E钢铁公司棒材厂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不足有:(1)员工安全意识差,技术操作不规范。(2)设备不安全,未定期安全检查,此次事故原因之一是由于阀组前球阀密封不严,煤气从密封处泄漏,扩散到截止阀处。(3)事故发生后处理不当,造成严重损失。E钢铁公司棒材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技术培训。(2)对设备加强管理及检查,预防煤气泄漏等不安全隐患的存在。(3)加强教育,可定期进行演习,加强事故发生后的处理能力。这起事故是由于相关人员违规生产,违章指挥,无证操作,重生产、轻安全,从而导致爆炸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这起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1)直接原因①厂领导及工作人员无视法规,采用未经专业检测检验机构检测合格的自制卷扬机,违章运送黑火药等易燃易爆物品;②卷扬机操作员未经培训上岗、无证操作特种机械设备。③在卷扬机发生故障时仍不检修、不停业,违规操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间接原因①安全管理混乱,制度虚设。领导和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在公安部门检查下达书面整改意见后,法人代表A作出书面承诺,制订了制度,但是未能履行承诺和遵守规章制度,三违现象严重。②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