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上册).doc

发布:2019-02-17约6.22万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54 PAGE \* MERGEFORMAT 54 PAGE PAGE 54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1)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教法:“321”模式 学法:比赛学习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化学研究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等方面。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P6-P8,完成下列各题。)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是指 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木材做成桌椅、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是指 变化,又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木材燃烧,铁生锈。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化学变化常变现为 、 、 、等同时还伴随着 、 、 等能量变化。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质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 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即能表现出来。例如 、 、 、 、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 碳C 氢H 氧O 氮N 氯Cl 硫S 磷P 钾K 钙Ca 钠Na 镁Mg 铝Al 锌Zn 铁Fe 三、合作探究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1: 水加热 实验2: 胆矾研碎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 1 \* GB4 ㈠、物理变化 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3:胆矾+氢氧化钠 实验4:石灰石+盐酸 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 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 2 \* GB4 ㈡、化学变化 1.概念: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 1 \* GB3 ①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 2 \* GB3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强调: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3.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具有什么联系? 四、课堂检测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水结成冰 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