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期末部分基础知识梳理一作家作品1、《农夫和蛇(两则)》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主要为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以动物为主的寓言,相传为(古)希腊被释放奴隶伊索所作。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农夫和蛇一》寓意:不要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农夫和蛇二》寓意:与没有改变凶狠恶毒本性的仇人是很难和解的。2、《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中古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渔夫的故事》寓意:“邪不胜正”,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3、《农夫和蛇》,体裁是寓言诗,作者克雷洛夫,俄国寓言作家。寓意:如果你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你无法摆脱自己的困境,纵使你有乔装打扮的本领,你也会碰上这杀蛇的命运。4、《东郭先生与狼》根据《中山狼传》一文改写,原作者为明代学者马中锡。 “东郭先生”至今仍是“好心得不到好报,对敌人施以仁慈反而危及自家性命”的人士的通称。《东郭先生与狼》重在批判东郭先生的迂腐,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凶残狡猾的恶人不能心存怜悯。5、《盗草》为田汉编写的京剧《白蛇传》第七场,这是一台武戏,讲的是白素贞为了救丈夫,冒着生命危险去仙山盗取灵芝仙草的经过。6、《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美国小说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特点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贝尔曼为此付出了生命,叶子蕴含着贝尔曼的艺术、生命、善心和爱心。7、《“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雨果,法国作家。8、《皇帝的新装》,体裁是童话,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其童话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9、《黑信》,体裁是小说,作者哈谢克,捷克作家。10、《童区寄传》选自《柳河东全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童区寄传》主要讲述儿童区寄杀盗自救的故事,文章通过正面描写(语言和动作)和侧面描写(官府和同乡的反应)相结合,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坚强;从容、镇定;不慕荣利”的少年英雄形象。11、《李寄》选自《搜神记》,作者干宝,字令升,东晋文学家、史学家。《李寄》主要讲述李寄斩蛇、为民除害的故事。文章通过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等)和侧面描写(官府反应等)相结合,塑造了一个“智慧;勇敢;自信、从容;孝敬父母、有家庭责任感”的少年英雄形象。12、《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郭沫若高度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狼》主要刻画了屠户的机智、果断、勇敢、警觉和狼的凶恶、贪婪、阴险、狡猾。告诉我们面对邪恶势力,千万不能迁就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3、《说虎》,作者刘基,字伯温,晚号犁眉公,明初文学家。《说虎》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论述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所用到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说虎》一文借虎喻人,说明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界的力量,只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就必然招致失败的道理。二通假字之虚所卖之 虚,同“墟” 恐栗,为儿恒状 栗,通“”,发抖。州白大府 大,通“太”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 啗,通“啖”,吃然气厉不息 厉,通“疠”,病 先将数石米餈 餈,通“糍”,一种用糯米做成的食品甚可哀愍 愍,同“悯”,怜悯。止有剩骨 止,同“只”三词类活用 布囊其口 囊,口袋,名词作动词用。寄伪儿啼 儿,像小孩一样,名词作状语。彼不我恩 恩,以恩德对待,名词作动词。虽疮手勿惮 疮,烧伤,名词作动词。刺史颜证奇之 奇,以……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小女名寄 名,名叫,名词作动词。怀剑将犬 怀,怀抱着; 将,带,领。都作动词用。狼不敢前 前,向前,名词作动词。其一犬坐于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