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工艺》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Technology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课程代码: 课程教学总学时: 90 实验学时:12 总学分:6
先修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
通过杯突实验,巩固和加强对材料成形性能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模具拆装实验,熟悉模具的五大结构和各部分零件的组成;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对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的分析、整理,培养学生深刻认知和创新思维。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处理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任务
知识方面
1. 复习相关原理,认真写好预习报告,独立设计实验方法。
2. 了解实验过程、设备构造、模具结构;
(二)能力与素质方面
1. 测试有关数据并分析数据;
2. 分析相应的问题。
(三) 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性
1. 具有扎实的工程知识基础,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具有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5. 具有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能够针对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发展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12.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
编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类型 要求 备注 1 杯突实验 2 验证性 必做 2 典型冲压模具拆装 2 综合性 必做 3 机械压力机和液压机结构认识 2 综合性 必做 4 钨极氩弧焊工艺(TIG焊接实验) 2 验证性 必做 5 气体保护焊工艺 (MIG焊接实验) 2 验证性 必做 6 电阻点焊工艺实验 2 验证性 必做 注:1. 类型:指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
2. 要求:指必做、选做。
实验1.杯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杯突试验方法。
2.学会使用杯突试验机。
3.了解杯突值与板料冲压性能的关系,学会分析试验现象和结果。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杯突试验是测试板料胀形成形性能的—种直接模拟试验方法。试验时,用端部为一定规格的球形冲头,将夹紧于凹模和压边圈之间的试样压入凹模内,直到出现缩颈现象时为止。冲头的压入深度称为板料的杯突值(IE)值。IE值越大,材料的胀形成形性能就越好。
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
1.GBW-60B型微机屏显自动杯突试验机
2.标准模具;球形冲头及10mm;凹模孔径d27mm;压边圈孔径433mm
四、实验步骤
1 由实验指导教师讲解杯突试验机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将冲头安装在冲头座中。
3 安装上冲头座、凹模、压边圈。
4 将试样放置在凹模与压边圈之间,旋紧压紧帽夹紧,防止试样活动。
5 开机试验。打开电脑,打开软件,使软件初始数据清零。
4 按“垫模上升”按钮,控制冲头前进速度在5~20mm/min内,看电脑软件的数字变化,位移数值不变,表示上下接触到位,再次清零。
5 按“冲压上升”按钮,观察位移数值变化,如果位移数值变化快,减小压力。
6 试样产生颈缩时,上升停止。
7 保存软件数据,记录IE值和冲压力。
8 关闭机器,打开压紧帽,取出试样,观察试样的变形情况。
9 每种材料反复做五次,数据记入表中。
10 全部试验完毕,拆下模具,涂油保护。
实验数据与实验报告
1将试验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中。
2 按照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2.典型冲压模具拆装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冲模的类型、典型冲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了解冲模上各个零件的名称及其在模具中的作用,相互间的装配关系。
3.熟悉模具的装配程序。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1.拆装两套有导柱的冲模(简单模和复合模)。拆装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卸件和不可拆卸件,制定方案,提请实验教师审查同意后方可拆卸。
?2.一般冲模的导柱、导套以及用浇注或铆接方法固定的凸模等为不可拆卸件或不宜拆卸件。
?3.拆卸时一般首先将上下模分开,然后分别将上下模作紧固用的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用拆卸工具将模具各板块拆分,最后从固定板中压出凸模、凸凹模等,达到可拆卸件全部分离。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
?1.不同类型的模具若干套。
2.手锤、木锤、螺丝刀、内六角扳手、活动搬手等。
四、实验步骤
1.在教师指导下,首先初步了解冲模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拆卸
显示全部